如图23甲所示,两列相同的波相向传播,当它们相遇时,图23乙中可能的波形是:
A.图(a)和图(b); | B.图(b)和图(c); |
C.图(c)和图(d); | D.图(a)和图(d)。 |
下面关于失重和超重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所受重力减小;处于超重状态时所受重力增大 |
B.在电梯上出现失重状态时,电梯必定处于下降过程 |
C.在电梯上出现超重现象时,电梯有可能处于下降过程 |
D.只要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向下,必定处于失重状态 |
某人用手表估测火车的加速度,先观测3分钟,发现火车前进540米,隔3分钟后,又观测1分钟,发现火车前进360米,若火车在这7分钟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火车的加速度为()
A.0.03m/s2 | B.0.01 m/s2 | C.0.5 m/s2 | D.0.6 m/s2 |
物理学中研究问题有多种方法,有关研究问题的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伽利略之前的学者们总是通过思辩性的论战决定谁是谁非,是他首先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 |
B.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可以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在物体受力一定的情况下,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归纳出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
C.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时可以用传感器连在计算机上直接显示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情况 |
D.如果电场线与等势面不垂直,那么电场强度就有一个沿着等势面的分量,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静电力就要做功。这里用的逻辑方法是归纳法 |
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度为l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物块放在小车的最左端。现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小物块上,使物块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块和小车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f。经过时间t,小车运动的位移为s,物块刚好滑到小车的最右端。物块可以看成质点,则()
A.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对物块做的功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对小车做功的代数和为零 |
B.整个过程物块和小车增加的机械能为F(s+l) |
C.整个过程物块和小车间摩擦生热为fl |
D.小车的末动能为fs |
如图所示,绝缘轻杆两端固定带电小球A和B,轻杆处于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不考虑两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初始时轻杆与电场线垂直(如图中实线位置),将杆向右平移的同时顺时针转过90°(如图中虚线位置),发现A、B两球电势能之和不变。根据图中给出的位置关系,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球一定带正电荷,B球一定带负电荷 |
B.A、B两球带电量的绝对值之比qA∶qB=1∶2 |
C.A球电势能一定增加 |
D.电场力对A球和B球都不做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