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9年10月1日在国庆阅兵仪式44个地面方队中的“压轴”方队——核导弹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右图)。这支诞生于1966年的第二炮兵部队,是新中国为应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被迫作出的历史性选择,是中国实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核武器研究的理论依据主要是( )
A.达尔文的进化论 | B.牛顿的经典力学 |
C.普朗克的量子论 |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1916年,陈独秀说:“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此时他( )
A.反对民主共和制 | B.强调思想启蒙 |
C.主张开展国民革命 | D.高举社会主义大旗 |
下面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 )
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 B.刻意保存传统精华 |
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 | 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 |
商业广告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度很活跃,1953年以后业务骤减,日益萎缩,直至“文化大革命”时期广告事业发展陷于空白。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府采取限制措施 | B.经济困难物资匮乏 |
C.国家经济体制影响 | D.商品直销方式主导 |
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
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这说明当时的中国人( )
A.开始开眼看世界 | B.坚持“中体西用” |
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 | D.关注西方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