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阿Q正传》中写道:“(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他们想而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 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 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这说明

A.一部分地主和旧官僚开始投身革命
B.除少数人外,未庄人对于革命的真正意义了解不清
C.革命从城市向农村扩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与封建势力的斗争并不彻底,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决定西汉统治者从“无为”到“有为”的因素不包括:

A.经济发展,国力增强 B.诸侯国的势力膨胀,对西汉稳定产生威胁
C.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西汉稳定 D.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天下皆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为之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一观点是下列哪一派别的思想: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因而其本质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它是:

A.追求天下为公 B.崇尚秩序 C.追求仁政 D.天人感应

儒家学派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从个人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
D.“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