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叫做欲,今人叫做要;古人叫做至,今人叫做到;古人叫做溺,今人叫做尿;本来同一字,声音少许变了,并无雅俗可言,何必纷纷胡闹?”这首打油诗你估计出自下列哪位名人之手?
| A.胡适 | B.孙中山 | C.康有为 | D.李大钊 |
形成于秦代的以避君讳为核心的避讳制度,至唐宋而臻于完备,至清代达到了极点。这一过程本质上体现了()
| A.礼乐制度日益完备 |
| B.社会风尚的不断进步 |
| C.儒家思想地位巩固 |
|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
桐叶封弟,典出《吕氏春秋·览部》卷十八《审应览·重言》。相传周成王和弟弟叔虞玩耍时用桐叶对弟弟说:“我把它封给你吧!”一旁的周公马上上前表示祝贺。成王说;“我是开玩笑的。”周公说:“天子无戏言。”于是成王把唐封给了弟弟叔虞。这则故事讲的是()
| A.分封制 | B.世袭制 | C.君主专制 | D.禅让制 |
据某研究成果显示:1918~1936年,中国经济不但没有衰退,反而呈明显增长趋势。因此,从总体上看1914~1936年是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由此推断()
| A.民族工业“短暂春天”说法值得商榷 |
| B.一战没有对中国社会产生消极影响 |
| C.民族资本主义一度成为经济发展主流 |
| D.以往学者对近代经济研究不符史实 |
抗战期间,八路军宣传部门给日军战俘送去樱花图片,上面写道:“远海那边的故乡,樱花正盛开,家中亲人盼你生还,而不是挂着勋章的骨灰盒。”这一行为()
| A.有利于瓦解日军的战斗意志 | B.表明武士道精神已趋于衰落 |
| C.极大改变了中日力量的对比 | D.表明大部分日军有思乡情节 |
明隆庆元年(1567年),福建巡抚涂泽民上书日“请开市舶,易私贩(走私商)为公贩(合法商人)”。同年,隆庆皇帝宣布解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合法地位。这表明()
| A.封建经济已经具有开放性 |
| B.“海禁”政策在当时已无积极意义 |
| C.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发展 |
| D.当时政府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