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所示电子由静止开始从A板向B板运动,当到达B板时速度为v,保持两板间电压不变,则 ( )
A.当增大两板间距离时,v增大 |
B.当减小两板间距离时,v增大 |
C.当改变两板间距离时,v不变 |
D.当增大两板间距离时,电子在两板间运动的时间增大 |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虚线上方是一匀强磁场B,从虚线下方竖直上抛一正方形线圈,线圈越过虚线进入磁场,最后又落回原处,运动过程中线圈平面保持在竖直面内,不计空气阻力。则
A.上升过程中克服磁场力做的功大于下降过程克服磁场力做的功 |
B.上升过程中克服磁场力做的功等于下降过程克服磁场力做的功 |
C.上升过程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
D.上升过程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等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
如图所示,有5个完全相同的灯泡连接在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电路中,如图所示。若将该线路与交流电源接通,且电键K接1位置时,5个灯泡发光亮度相同;若将电键K接至2位置时,灯均未被烧坏,则下述正确的是
A.该变压器是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1 |
B.该变压器为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4 |
C.副线圈电路中的灯仍能发光,只是更亮些 |
D.副线圈电路中的灯仍能发光,只是暗了些 |
2007年11月5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P点进行第一次“刹车制动”后被月球捕获,进入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如图所示。之后,卫星在P点又经过两次“刹车制动”,最终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圆形轨道Ⅲ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刹车制动”,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的周期将比沿轨道Ⅰ运动的周期长 |
B.虽然“刹车制动”,但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的周期还是比沿轨道Ⅰ运动的周期短 |
C.卫星沿轨道Ⅰ运动到P点(尚未制动)时的速度一定大于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
D.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的加速度小于沿轨道Ⅰ运动到P点(尚未制动)时的加速度 |
如图所示,一物体从高为H的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滑上与该斜面相连的一光滑曲面后又返回斜面,在斜面上能上升到的最大高度为H。若不考虑物体经过斜面底端转折处的能量损失,则当物体再一次滑回斜面时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A.0 | B.![]() |
C.![]() ![]() |
D.0与![]() |
如图所示,不计电表内阻的影响,改变滑线变阻器的滑片的位置,测得电压表Vl和V2随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的两条实验图象如图,关于这两条图象,有
A.图线b的延长线不一定过坐标原点O |
B.图线a的延长线与纵轴交点的坐标值等于电源电动势 |
C.图线a、b的交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值乘积等于电源的瞬时输出功率 |
D.图线a、b的交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值乘积等于电阻R0的瞬时消耗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