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平行导轨水平放置,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两金属棒、
和轨道组成闭合电路,用水平恒力F向右拉
,使
、
分别以
和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若
棒与轨道间的滑动摩擦力为
,则回路中感应电流的功率为( )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沿半椭圆绝缘轨道运动,不计一切摩擦。小滑块由静止从轨道的右端释放,由于机械能守恒,小滑块将恰能到达轨道的左端,此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将滑块的质量变为2m,则滑块从右端到左端的时间将变为![]() |
B.若将此椭圆的长轴和短轴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滑块从右端到左端的时间将不变; |
C.若让滑块带上正电,并将整个装置放在竖直向下的电场中,则小滑块仍能到达左端,且时间不变; |
D.若让滑块带上正电,并将整个装置放在垂直纸面向里的水平磁场中,则小滑块仍能到达左端,且时间不变,但滑块不一定能从左端沿轨道返回到右端。 |
如图所示间距为L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在竖直方向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一端接阻值是R的电阻。一电阻为R0、质量为m的导体棒放置在导轨上,在外力作用下从的时刻开始运动,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不计导轨电阻。则从
到
时间内外力F所做的功为()
AB.
C.
D.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于用几何相似性放大(或缩小)的倍数去得出推论,例如一个人身体高了50%,做衣服用的布料也要多50%,但实际上这种计算方法是错误的。若物体的几何线度为l,当l改变时,其它因素按怎样的规律变化?这类规律可称之为标度律,它们是由量纲关系决定的。在上例中,物体的表面积,所以身高变为1.5倍,所用的布料变为1.52 = 2.25倍。
以跳蚤为例:如果一只跳蚤的身长为2 mm,质量为0.2g,往上跳的高度可达0.3m。可假设其体内能用来跳高的能量(l为几何线度),在其平均密度不变的情况下,身长变为2m,则这只跳蚤往上跳的最大高度最接近
A.0.3 m | B.3 m | C.30 m | D.300 m |
物理课上,老师做了一个“电磁阻尼”实验:如图所示,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个磁铁,将磁铁托起到某一高度后放开,磁铁能上下振动较长时间才停下来;如果在磁铁下方放一个固定的铝质圆环,使磁极上下振动时穿过它,磁铁就会很快地停下来。某同学另找器材再探究此实验。他安装好器材,经反复实验后发现:磁铁下方放置圆环,并没有对磁铁的振动产生影响,对比老师演示的实验,其原因可能是
A.弹簧的劲度系数太小 | B.磁铁的质量太小 |
C.磁铁的磁性太强 | D.圆环的材料与老师用的不同 |
如图甲所示,轻杆一端与一小球相连,另一端连在光滑固定轴上,可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现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到达某一位置开始计时,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小球的水平分速度vx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刻小球通过最高点,图乙中S1和S2的面积相等 |
B.t2时刻小球通过最高点,图乙中S1和S2的面积相等 |
C.t1时刻小球通过最高点,图乙中S1和S2的面积不相等 |
D.t2时刻小球通过最高点,图乙中S1和S2的面积不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