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于1919年总结民国以来经验时说:“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步,实因单破坏地面,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这地底的陈土,就是官僚、武人、政客。要建筑灿烂庄严的民国,须先搬去这三种陈土,才能立起坚固的基础来。这便是改造中国的第一步……”此后孙中山为“搬去这三种陈土”而采取的措施有
①改组国民党 ②提出新三民主义 ③确立三大政策 ④发动“二次革命”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美国在建立“东南亚条约组织”时,提出“它对于侵略和武装进攻的意义的承认……只适用于共产党的侵略,……”说明它建立该组织的主要目的在于
| A.继续推行“冷战”政策 | B.武装侵略东南亚国家 |
| C.遏制共产主义 | D.支援东南亚国家 |
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由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到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的过程。其标志是
| A.雅尔塔体制的确立 | 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
|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 D.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出现 |
二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二战
| A.消除了国际秩序中的大国强权色彩 | B.促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
| C.终结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的殖民统治 |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制度化进程 |
“像希特勒这样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那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毛泽东的这番话是针对希特勒在下列哪次战役中的失败:
| A.莫斯科战役 | B.诺曼底登陆战役 |
| C.斯大林格勒战役 | D.柏林战役 |
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重新武装的唯一办法。”以下各项,体现了希特勒这一意图的是
| A.发动对苏联的战争 | B.进入莱茵非军事区 |
| C.建立德、意、日三国轴心 | D.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