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对此的正确回答应该是( )
| 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民族经济,壮大革命力量后卷土重来” |
| B.“继续承认欧美列强在华利益,以寻求更大更广泛的帮助” |
| 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支持革命” |
| 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共,广泛地发动群众” |
“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材料表明( )
| A.地主阶级洋务派积极创办民用工业 |
| B.清政府大力发展近代工业 |
| C.近代民族资本家大力发展机器工业 |
| D.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 |
| B.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
| 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 |
| 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 |
有学者在评论某部著作时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它第一次闪烁着具有近代民主色彩的精神火花,是中国近代化的先声,在近代中国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这部著作是( )
| A.《海国图志》 | B.《资政新篇》 |
| C.《天朝田亩制度》 | D.《新学伪经考》 |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下侧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
| A.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 | B.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
| C.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 | 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