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一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究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的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时,看到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他们对这句话中“变”的内涵产生了争议:甲说:变就是要变革教育制度。乙说:不对,这里的变是要变革政治制度。丙说:不对,这里的变是要变革思想观念。丁说:你们都不对,这里的变是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他们中有一人的观点是正确的,他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中国社会通史·民国卷》:“民国光复,罐头之品,番餐之味,五方来会,烦费日增。”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人们已完全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 |
B.政府公开赞成西方生活方式的推广 |
C.西方生活方式与传统习俗无法融合 |
D.部分民众已经能认同西方生活方式 |
解放战争时期的某一战役结束后,美国驻华军事顾问团团长巴达维将军在给美国陆军部的报告中说:“由于国民党政府在长江以北的失败所造成的耻辱,纵令时间容许,国民党政府是否能在华南取得必要的支持,动员这一地区的人力,以重建其军队,实属极端令人怀疑。”该战役应该是()
A.辽沈战役 | B.淮海战役 |
C.平津战役 | D.渡江战役 |
1945年10月8日,毛泽东发表了演说,他说:“我们要在蒋委员长领导之下,克服困难,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大家一条心,要和平、民主、团结、统一。”这说明了()
A.“独立、自由、民主”是两党的共同追求 |
B.“统一、富强”是当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
C.中国共产党维护合作,建立联合政府的诚意 |
D.国共两党再次揭开了团结合作的新篇章 |
如图是中国1944年发表的一幅漫画,该漫画体现的政治立场是()
A.日本侵略者抹杀重庆国民政府 |
B.中国共产党揭露蒋介石的卖国政策 |
C.重庆国民政府内部反美势力的反蒋活动 |
D.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反蒋宣传 |
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1943年出版)一书说,近百年来中国人“因为学西洋的文化,而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外国文学的奴隶”,“中国国民对于西洋的文化由拒绝而屈服,对于固有文化,由自大而自卑。屈服转为笃信,信其所至,自认为某一外国学说的忠实信徒;自卑转为自艾,极其所至,忍心侮蔑我们中国的固有文化遗产”。这说明蒋出版该书目的之一在于()
A.以自由主义反对民族主义 |
B.以民族主义反对共产主义 |
C.以共产主义反对自由主义 |
D.以自由主义反对帝国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