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DP这一概念发明之前,要对经济状况作出评价是困难的,它的确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GDP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总量核算的中心指标,它可以全面反映国民经济的总体规模,可以综合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贫富状况和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但像其他任何指标一样,GDP也有局限性,特别是它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20世纪70年代人们开始了绿色GDP核算的研究。
绿色GDP是在现有GDP基础上将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资源环境成本扣除,是一种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绿色GDP由于能揭示增长过程中的资源环境成本,因此克服了GDP固有的缺陷,成为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引导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
说明从GDP指标到绿色GDP核算体系,体现了哲学的哪些观点。
材料1:广东省某市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图
材料2:该市每百户城乡居民家庭生活消费品拥有量对比图
材料3 :时逢改革开放30 周年,2008 年10 月9 一12 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三农”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审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千重大问题的决定》 ,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新的战略部署。三中全会把“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作为到2020 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之一。
注: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农村,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 经济生活》 知识回答:
( l )材料1 、材料2 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4 分)
( 2 )运用《经济生活》相关道理简要分析材料1与材料2之间的内在联系。
( 3 )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0分)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根据联合国人力资源开发调查报告
文化程度 |
一个文盲劳动者 |
一个小学文化程度劳动者 |
一个中学文化劳动者 |
一个大专文化劳动者 |
劳动生产率 |
基数为1 |
可提高43% |
可提高100% |
可提高300% |
从劳动生产率看。我国的人均劳动生产率仅为日本的1/26,美国的1/25,德国的1/20,也就是说,这些国家一个从业人员等于我国的20个。不仅如此,我国单位产品劳动力成本还高于韩国、匈牙利、墨西哥等国家。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相当于日本的5倍,美国的2.6倍,德国的3.6倍。
材料二,国际劳工组织的研究成果显示,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与发达国家各类技工所占比例(%)
国家 |
初级技工 |
中级技工 |
高级技工 |
中国 |
60 |
36 |
4 |
发达国家 |
15 |
50 |
35以上 |
在广州,目前高级技工、技师还不到总职工人数的万分之三;即使在劳动力素质较高的上海,高级工也仅占6%左右。有的企业甚至面临“有订单来不及做、有图纸没产品”的尴尬。(材料一、二来源《光明日报》)
材料三制造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目前,中国制造业的总体情况是: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占GDP约35%,从业人员8000万人。但大多数制造企业劳动生产率低,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大部分技术和关键设备以来进口,高端产品大多由合资企业生产,“中国制造”大而不强。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制造”成了质低价廉的代名词。
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
福建省某地个体经营户.私营企业超过10万家,吸纳当地70%以上的就业岗位,在本地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达60%以上,一年上缴工商税款达百亿元。国有企业大多是国有控股的股份公司,主要集中在化工.石油.电力等重要行业。在高速发展的个体.私营经济的包围下,国有控股企业则以18%以上的速度增长。
请你谈谈材料所体现经济生活的道理。
阅读下述表格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表一:“十五”期间(2001~2005年)我国就业情况
每年新增劳动力 |
每年向城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
每年城镇下岗失业没再就业 |
每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 |
按经济增长7%,每年新增就业岗位 |
每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缺口 |
800万人 |
800万人 |
600多万人 |
2200万至2300万人 |
700万至800万个 |
1400万至1500万人 |
注:从就业结构上看,传统行业出现大批现下岗人员,许多人再就业困难;新兴的产业和技术性职业所需素质较高的人员供不应求,劳动力文化和技术水平与岗位需求不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
表二:我国再就业情况
![]() 内容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再就业率 |
50% |
42% |
35% |
30.6 % |
15%左右 |
(1)表一(含注)及表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谈谈你对解决表一、表二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和问题的建议。
材料一:同仁堂是中国民族药业一块响当当的招牌,它1669年诞生,300多年长盛不衰,这是道德信念创造了奇迹。同仁堂制药古训是: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材料二:近期,甘肃、江苏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有关部门查明主要原因是患儿服用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是一种非食品化工原料,按照国家规定,严禁用作食品添加物。三鹿牌部分批次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是不法分子为增加原料奶或奶粉的蛋白含量而人为加入的。
材料三: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事件发生后,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此高度重视并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立即组织开展调查,尽快查明真相,对证据确凿的人为添加三聚氰胺的违法犯罪分子要依法严惩,对相关部门失职的官员要严肃追究责任,及时公布有关信息。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⑴同仁堂的制药古训对同仁堂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⑵材料二体现了经济生活的什么道理?
⑶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分析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上,国家、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应
如何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