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中写道:“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世界最终连成一个统一体。中国试图赶上这次发展的机遇,但最终失败。”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太平天国运动 |
1912年10月7日《申报》载,财政总长周学熙对人说:“‘财政总长地位为一时的,周学熙三字为永久的,因一时之地位令永久之个人入党,昧良无耻,莫逾于此。’故对黄兴强招入党之举,坚拒到底。”这表明
| A.周学熙不看重财政总长的地位 | B.国民党建党活动的失败 |
| C.袁世凯政府的官员反对民主政治 | D.当时的一些名人对政党政治不理解 |
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 A.民族主义思想 | B.民权主义思想 |
| C.民生主义思想 | D.国民革命思想 |
“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持上述观点的应是
| A.顽固派 | B.资产阶级维新派 | C.洋务派 | D.资产阶级革命派 |
1900年6月,在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支持下,上海道台余联沅等与各国领事签订《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有人感叹“南北判若两家”。因为这件事发生时
| A.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 | B.慈禧太后对外宣战 |
|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 | D.南方出现分裂倾向 |
坐落在天津市红桥区的吕祖堂是目前我国仅存的较完好的义和团坛口,现为义和团运动纪念馆。后殿陈列的当年使用的传单和神牌上供奉着宋江、燕青等名号,显系效法梁山好汉。这表明
| A.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农民起义 | B.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侵略斗争 |
| C.义和团对清政府缺乏清楚的认识 | D.义和团运动带有盲目排外的倾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