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中学2009届高三12月月考12题)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
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 B.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 |
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 | 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D.“依法治国”方略 |
下图是毛泽东致宋庆龄的亲笔信截图,毛泽东在信中写道:“重庆违教,忽近四年。……兹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请推断毛泽东邀请宋庆龄参加什么重要活动
A.七届二中全会 |
B.开国大典 |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 |
D.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革命与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A.把开展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任务之一 | B.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
C.确立了同国民党进行合作的方针 | D.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 |
周策纵在《五四运动史》中说:“‘五四运动’是一个复杂现象,它包括新思潮、文学革命、学生运动、工商界的罢市罢工、抵制日货运动……这一连串的活动都是由下列两个因素激发出来的:一方面是二十一条要求和山东决议所燃起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是知识分子的提倡西洋文明,并希望能依科学和民主观点来对中国传统重新估价,以建立一个新中国。”作者认为,五四运动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
③民族意识觉醒下的斗争④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美国《时代》周刊1938年1月3日这样记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描述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的是
A.武汉会战 | B.太原会战 | C.淞沪会战 | D.徐州会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