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反映的是黄河河口地区不同时段在黄河泥沙淤积作用和海洋潮流作用共同影响下,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增减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第1题。
1.1986年5月至1996年10月期间
A.河口陆地总面积逐年递增 |
B.黄河三角洲推进距离及速度呈加快趋势 |
C.1990年1月以前以淤积为主,以后以侵蚀为主 |
D.年净增面积最多的时段为1995.3~1996.10 |
甲地(70oN,80oE)到乙地(70oN,150o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一直向正东方向 | B.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 |
C.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 |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
读“陕西省年平均风速示意图”,回答下题。陕西省两大风能资源丰富区是 ( )
① 陕北北部的长城沿线② 渭河北部铜川附近区域
③ 秦岭北部的渭河平原、黄河谷地④ 秦岭南部的汉江谷地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 |
陕西省两大风能资源丰富区风能丰富的原因是 ( )
A.风能资源丰富区多为盆地地形 |
B.地势平坦,气流受地形阻挡较小 |
C.地面冷空气较为稳定 |
D.多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
2008年9月26日,横跨甘川渝三省市的交通大动脉兰渝铁路在兰州市开工建设。读“兰渝铁路示意图”,回答下题。影响兰渝铁路建设的不利因素有( )
A.沿途跨越秦岭和诸多江河 | B.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稳定 |
C.南段沿线水土流失严重 | D.北段沿线多地质灾害 |
有关沿线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北向南经过青藏高原、秦岭、四川盆地 |
B.沿线经过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
C.由北向南经过了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 |
D.跨越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
下图是“我国沿海某城镇规划图”,据此回答下题。为了加强乙村和甲城的联系,拟建一条公路,图中四条线路规划最合理的是 ( )
A.a | B.b | C.c | D.d |
图中铁路分布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主要是 ( )
① 穿越河流② 邻近港湾③ 穿越城区④ 坡度太大
A.③④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② |
下图是“我国某地近50年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题。该地最可能位于( )
A.内蒙古高原的东部 | B.南疆地区 |
C.华北平原 | D.青藏高原的东南部 |
该地近50年地理环境变化的特点是 ( )
A.气候变暖变干 |
B.气候变暖变湿 |
C.气候变暖、河流干涸 |
D.气候变暖、河流流量增大 |
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
A.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年际变化率小 |
B.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年际变化率小 |
C.气温习较差小,降水年际变化率大 |
D.气温日较差大,降水年际变化率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