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4-16世纪的西欧文学与中国明末清初的文学都体现了反封建、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特征。下列作品能体现这一时代特征的作品是
①《神曲》   ②《歌集》    ③《三国演义》   ④《红楼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改编】五口通商之后,洋商从中国收购的农副产品,以丝、茶为大宗。受丝、茶大量出口的影响,大部分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上述历史现象
①从横向角度上看,这是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必然结果
②此时中国在对外贸易上仍处于出超的地位
③促进了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洋商在华已经开始走向资本输出的道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原创】高宗鲁译注的《中国留美幼童书信集》中,有一封留美幼童黄开甲写给美国巴特拉夫人的信。写信日期是1882年1月28日,地点在上海。信中这样写道:“上岸前,我们幻想有热烈的欢迎在等待我们,也会有熟悉的人潮,还有祖国伸出温暖的手臂来拥抱我们。可是天啊!全成泡影。倒是人潮汹涌,但却不见一个亲友。没有微笑来迎接我们这失望的一群。”由此我们能够了解到

A.近代中国留学事业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
B.近代中国留学事业不受到重视
C.腐朽落后的封建思想使当时中国人对留学持有否定态度
D.清政府已经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出国留学

所谓“要式买卖”……是罗马法移转所有权最古老的方式。采用“要式买卖”时,当事人(主要是罗马市民)必须亲自到场,并由已达婚龄的市民五人出场作证,另由一已达婚龄的市民为司秤人。买卖时,由司秤人持秤,买受人一手持标的物或其象征物,一手持铜块说:“依照罗马法律,此物应归我所有,我是以此铜块和秤买来的”。说毕,以铜块击秤,随即交给出卖人,买卖就告成立,买受人立即取得所有权。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征是

A.保护私有财产 B.最早的成文法
C.注重形式规则 D.保护贵族利益

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提出“中国自秦以下两千年只可说是一个君主一统的政府却绝不能说是君主专制。人才的选拔,官吏的升降,赋税的征收,都有传统客观的规定,绝非帝王私意所能轻易摇动。如此般的政体岂可断言其是君主专制”作者强调的是

A.形成统一的史学文化心理认同
B.从文明史观的角度来认识历史
C.提倡以否定的精神来研究历史
D.要注重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原创】人类历史经历了一个由分散到整体的发展历程。工业革命后,市场把世界各地紧密地联系起来,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经济、政治、文化等的交流。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跟呈现出“越发激烈的融合趋势”。以下对这种“越发激烈的融合趋势”的认识和理解,解读不准确的是()

A.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共同助推
B.世界经济共融,世界经济呈现平衡发展
C.“融合”的过程,伴随着机遇,更是挑战
D.此融合趋势,乃生产力发展之必然要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