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6世纪的西欧文学与中国明末清初的文学都体现了反封建、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特征。下列作品能体现这一时代特征的作品是
①《神曲》 ②《歌集》 ③《三国演义》 ④《红楼梦》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在同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1075年1月,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亨利四世身着罪衣,立在城堡门口三昼夜,才获得教皇的赦免。这就是“卡诺莎之辱”,又称“卡诺莎晋见”。这件事集中说明当时
①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②宗教改革运动引起了欧洲的封建国王反对教会统治的斗争③封建王权与超越王权的教会争权夺利④德意志并没有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继任后,颁布敕令:罗马天主教会系上帝独自创立,只有教皇才能任命和废黜主教,如果有人从世俗界接受主教的职位,教廷将不予承认。这体现了
A.教权高于王权 | B.王权与教权平等 | C.王权高于教权 | D.教权与王权联盟 |
德意志宗教改革开展的直接原因是
A.教皇将《圣经》定为学校的主修课目 | B.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出售赎罪卷 |
C.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征收“什一税” | D.宗教“异端”思想的影![]() |
16世纪欧洲掀起了一场反对大规模的宗教改革运动,其矛头直指
A.东正教 | B.伊斯兰教 | C.天主教 | D.佛教 |
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
A.均输法 | B.市易法 | C.方田均税法 | D.青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