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2题。
易水送别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送董邵南①序  韩愈
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②,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③仁者,皆爱惜焉。矧④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耶?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⑤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⑥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注:①董邵南,韩愈的朋友,因屡考进士未中,拟去河北托身藩镇幕府。韩愈一贯反对藩镇割据,故作此序赠之,既同情他仕途的不遇,又劝他不要去为割据的藩镇作不义之事。  ②有司:这里指主持进士考试的礼部官。  ③读“ qiǎng”,勉力。④读“  shěn ”,况且。 ⑤望诸君:即乐毅,战国时燕国名将,辅佐燕昭王击破齐国,成就霸业,后被诬陷,离燕归赵,被赵王封于观津,号为望诸君  ⑥屠狗者,指高渐离一类风尘豪侠,这里喻不得志的豪士。
1.翻译《送董邵南序》中画线的句子。(7分)
⑴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
⑵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耶?
2. ⑴同为赠别的诗文,它们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⑵后人在评述韩愈、苏轼、柳宗元、欧阳修四位文学大家散文的文气或风格时曾分别用潮水、大海、泉水、波澜四个形象来比喻:“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试回味所学过的韩愈的散文,以《送董邵南序》为例,简要谈谈你对韩愈这个作家“文气”或“风格”的理解。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命题式仿写)仿照下面的例句,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句式与例句相同。
冬日里,阳光总显得那么可爱。它温情柔媚,不热烈不浮躁,轻轻地抚慰着每颗寒冷的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写式仿写)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将段落补充完整。
幸福是什么?幸福不是房子有多大,而是房子里的笑声有多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用对偶句描述下面《红楼梦》中宝黛初会的情景。字数不超过30字。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可以想象成一个电影镜头,前两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后两个。要求:①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象合理,③每个镜头脚本的字数不超过40字。
采莲子
[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场景]湖边。采莲船上。
[人物]采莲女,小伙子,女伴。
镜头一:秋日湖上,波光粼粼。一位美丽的姑娘驾着采莲船从荷花丛中划出,左右顾盼。
镜头二:忽见岸上有位英俊少年,姑娘悄然心动,痴痴地看着他,竟忘记了摇桨,任凭船儿漂荡。
镜头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镜头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说:“有时候拥有善良比拥有真理更重要。”请根据这句话的意思,续写一段文字。要求:续写的话与引文衔接自然,语言通顺。字数在70至90之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