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下图所示)。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

【旅游地理】(10分)
位于亚热带季风区的某海岛是著名国际旅游目的地。岛上常住人口密集,大部分消费品需依靠岛外补给,国际交通依赖航空,游客多需提前预订行程。下图为“该岛旅游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某国际旅游团到该岛进行一日游,在线路一和线路二中选择了线路一。运用旅游地理知识,分析线路一的优势。(6分)
(2)指出制约该岛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的不利条件。(4分)

读下面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下图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

材料二:下图所示区域在28°S附近,L示意流经沿岸的洋流。

(1)结合材料一,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10分)
结合材料二回答下面三个问题(16分)
(2)在图中用箭头表示洋流L的流动方向。(4分)
(3)在图示海域画两条过洋流L的等温线,分别标注T1和T2,其温度值关系为T1>T2,以示意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8分)。
(4)简述洋流L对沿岸气候的影响。(4分)

读下面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伊比利亚半岛风光迤逦,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区。下图是伊比利亚半岛示意图。

材料二: 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下图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

(1)根据材料一,比较A、B两地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及成因。(10分)


A地
B地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气候成因


(2)材料二中,图示时间银川气温________(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10分)

读某岛屿等高线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判断甲乙丙丁四个聚落中,哪个人口规模最小,并说明理由。
(2)若要在甲、乙两城市之间修建一条道路,说明②路线比①路线更合理的原因。
(3)指出该岛屿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并根据大气环流相关知识分析其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