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酶的有关实验:取甲、乙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注入3 mL淀粉糊。然后在甲试管中注入2 mL新鲜的小麦淀粉酶滤液,在乙试管中注入2 mL清水,振荡这两支试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往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碘液,在35℃水浴中保温5 min,乙试管变蓝 |
B.两支试管内各物质的量要求相同,是为了排除物质用量的不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C.35℃是小麦淀粉酶起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 |
D.若用该装置来验证酶的专一性,可以用斐林试剂检验颜色变化 |
下列是有关生物学实验方法和实验思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属于假说演绎法的“提出假说” |
B.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 |
C.格里菲思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
D.在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中,藓类的叶片薄,可以直接使用高倍镜进行观察 |
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产生气体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产生气体的过程都有水的参与 |
B.产生气体的过程都会产生ATP |
C.产生气体的过程都受温度的影响 |
D.产生气体的过程都与生物膜有关 |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与屠呦呦分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另两位科学家发现了阿维菌素(从一类气生性腐生放线菌中提取)。屠呦呦提取的青蒿素作用于疟原虫的食物泡膜,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体外,从而损失大量细胞质而死亡。从上述论述中,不能得出的是
A.青蒿素作用的靶细胞是食物泡膜 |
B.提取阿维菌素的菌株不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
C.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如果大量流失,会威胁到细胞生存 |
D.疟原虫对外界食物的获取方式主要是胞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
马拉松长跑是一项超高强度的体育运动,需要运动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运动员出发后心跳加快,这是神经调节的结果 |
B.运动停止后心跳并不立即恢复到正常水平,体现了体液调节的特点 |
C.出发后体温在较高水平上维持相对稳定,产热和散热达到动态平衡 |
D.途中运动员大量出汗,造成血浆的渗透压升高,应及时补充水分 |
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A.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
C.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