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平均每年八亿吨泥沙淤积,造成下游河床抬高、过洪能力下降的同时,在河口三角洲“塑造”了大量湿地。结合图3、图4,完成5~6题。
5.关于黄河泥沙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黄河的年输沙总量和年径流总量的年际变化大并呈递减趋势
B.黄河的年输沙总量和年径流总量的相关性不是很大
C.黄河的年径流总量最大值和年输沙总量最大值出现的年份相同
D.黄河的年汛期径流量制约着年输沙总量的大小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口门外5km内平均水深一定时,新增湿地面积和年入海泥沙量成负相关关系
B.口门外5km内平均水深3m时,5亿~6亿吨入海泥沙将“塑造” 5~10km2湿地
C.口门外5km内平均水深4m时,增加湿地面积20km2至少需入海泥沙量10亿吨
D.口门外5km内平均水深5m时,6亿吨年入海泥沙量是湿地面积增加的临界点
读图2,完成3~4题。
3.该纬线的纬度可能是
A.6ºN B.16ºSC.36ºS D.36ºN
4.该大陆在图示纬度带东、西两岸气温和降水特征及其主要成因是
A.西岸各月平均气温低于东岸主要是由于洋流的影响
B.西部自沿岸向内陆气温递减较快是由于大陆性明显增强
C.5月~10月东岸降水少于西岸,是由于东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D.11月~4月西岸降水少于东岸,是由于西岸位于信风背风坡
读图1,完成1~2题。
1.该岛的地理特点是
A.铁路沿线多为荒漠景观B.主要河流河道宽、水流缓
C.地势西高东低D.城市多分布在沿海地区
2.对该岛农业生产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寒潮 B.飓风C.春旱D.伏旱
11.下列地点中最易发生地质灾害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10.甲、乙、丙三图所示现象有因果联系,此因果顺序正确的是()
甲乙丙
A.甲—乙—丙 | B.乙—丙—甲 | C.甲—丙—乙 | D.丙—乙—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