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曼曼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名句分别属于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安格森·麦迪生《世界经济千年史》中记有的下表反映1500~1800年间欧洲主要国家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结合所学知识和表格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16世纪以来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最多,被称为“海上的马车夫”
B.17到18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率高于英格兰
C.18世纪葡萄牙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减少,转而致力于开辟新航路
D.18世纪英格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迅速,有成为海上霸主之势

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

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 B.商品经济活跃
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图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威尼斯一位画家的作品《群神宴》,画有三件中国瓷器,反映了当时欧洲人对中国瓷器的珍视。下列对中国古代制瓷业的发展,表述正确的是

A.宋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B.青瓷和白瓷最早出现于隋唐时期
C.元代进入彩瓷生产时期
D.唐代的邢窑以青瓷闻名

宋徽宗赵佶亲手在《碧桃蝶雀图》上题诗:雀踏花枝出素纨,曾闻人说刻丝难,要知应是宣和物,莫作寻常黹绣看。此诗评价的是

A.棉纺织技术的先进 B.缂丝技术的精湛
C.得到“丝国”美誉 D.绘画技艺的高超

沈括《梦溪笔谈》卷三云:“予出使至磁州,锻坊观炼铁,方识真钢。凡铁之有钢者,如面中有筋,濯尽柔面,则面筋乃见,炼钢亦然。但取精铁锻之百余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矣。此乃铁之精纯者,其色清明,磨莹之,则黯然青且黑,与常铁迥异。亦有炼之至尽而全无钢者,皆系地之所产。”对材料中信息理解准确的是

A.“纯钢”是百炼钢原料 B.“一锻一轻”是由于偷工减料造成的
C.“累锻而斤两不减”应是相对而言的 D.“炼之至尽而全无钢”是技术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