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古代文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殷商时代的甲骨上已有关于日食的文字记录 |
B.殷商青铜器有屈原向上苍发出“天问”的图像 |
C.隋代烧制的陶器上有李白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诗句 |
D.宋代的诗文扇上有郑板桥所题“难得糊涂”之语 |
薄伽丘《十日谈》中有篇《裁判官的故事》,故事中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他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结果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来他疏通关系,还“献上一大块‘肥膏’,让神父涂在眼上,也好医治修士见钱眼红的毛病。”最后被释放回家。该故事主要意在
A.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
B.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并讽刺教会的腐败 |
C.倡导人生及时行乐并崇尚理性与科学 |
D.抨击教会的贪婪和“灵魂获救”的骗局 |
“此后20年,中国经济奇迹般的腾飞,其政治基础、舆论基础乃至社会基础,均由小平同志那席南方谈话开始奠定。”上述评价主要基于,南方谈话
A.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
B.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C.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
D.提出建立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 |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论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他指出:“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这两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连接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
B.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提供了经验 |
C.民主革命包含了社会主义因素 |
D.中国特殊国情决定 |
晚清时期,一些仁人志士在意识到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同时,却又鼓吹“西学中源说”:如薛福成认为,“所谓西学者,无非中国数千年所创,彼袭而精究之,分门别类,愈推愈广,所以蒸蒸日上,青出于蓝也”。就是作为西方政治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议院,也成了中国的发明,梁启超认为,“《洪范》之卿士,《孟子》之诸大夫,上议院也;《洪范》之庶人,《孟子》之国人,下议院也”。这种历史现象的出现
A.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承 |
B.有助于推动当时向西方的学习 |
C.为学习西方找到了科学的依据 |
D.受国人盲目排外旧观念的影响 |
与中国明末清初产生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相比,欧洲启蒙思想的突出特征包括
①代表早期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②从法律角度证明社会变革的合理性
③反对君主专制④强调“公民意识”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