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绘制的世界地图使中国人第一次从地图中看到了整个世界。但是利玛窦把地图上第一条子午线的投影位置移动,把中国放在正中。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 A.便于观察并了解客观的世界 |
| B.避免中国传统士大夫阶层的不满 |
| C.在学术上不同意欧洲中心论 |
| D.当时中国是世界的经济文化中心 |
朱熹看到山石中有贝壳,认为“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这体现了
| A.三纲五常 | B.发明本心 | C.格物致知 | D.经世致用 |
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他发展了儒学思想,形成新的儒学。对朱熹新儒学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 |
| B.发展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理是万物本原 |
| C.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以维护等级秩序 |
| D.求“理”就是进行内心反省 |
中国古代帝王的典型形象是:“一手捧着儒家经典,宣示教化;一手高举法家利剑,厉行专制。”这种帝王的典型始于
| A.秦代 | B.汉代 | C.唐代 | D.宋代 |
“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 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
| C.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 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
汉武帝问策贤良,董仲舒对曰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一《汉书·董仲舒传》
| A.指出了汉武帝弱点 | B.违背了汉武帝初衷 |
| C.触犯了汉武帝忌讳 | D.迎合了汉武帝意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