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改革开放后,“珠三角”与“长三角”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奇迹,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快、投资环境佳的两大区域。结合下面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比较项目
“珠三角”
“长三角”
主要区域中心城市
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肇庆、东莞、中山、江门、顺德、南海、番禺
上海、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南京、镇江、扬州、常州、无锡、苏州、南通
吸收外资额(亿美元2003年)
78.2
160.2

(1)两区域经济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政策。但也略有区别:“珠三角”主要是___________(政策);“长三角”主要是___________(政策)。分析“珠三角”政策制定的依据___________。
(2)两地区的城市化速度都很快,试简述城市化的主要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区域经济高速发展,造成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大规模人口迁移,其主要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大规模人口流动。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该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及天气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问题。

(1)简述该区域主要地形区的地貌特征,并说明成因。


(2)据图中信息描述①、②两城市该时期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及成因。


(3)分析该区域发展种植业的不利自然条件。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阿富汗位于亚洲的中西部,是一个多山的高原国家。农牧业是该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农牧民约占全国人口的80%。
材料二:瓦汗走廊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什山脉北段之间的一个山谷,谷底海拔4900多米,每年6~8月都会有牧民来此放牧。

材料三:阿富汗附近地区略图及沿图中四段经线的年降水分布曲线图。

(1)简述图示区域沿36°N纬线的降水分布特点,并解释其原因。


(2)分析当地的牧民只有在6~8月才到瓦罕走廊放牧的原因。


(3)简要分析克什米尔地区多地震的主要原因。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自然原因。


(2) 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其季节特征。


(3) 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出影响本区域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


(4) 简述该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

读某区域图,虚线为等高线,AB为晨昏线,此时甲地刚好看到日落。甲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流经甲地的河流注入某大洋。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位于(南、北)半球。其流向大致是。如果该河流位于西半球,则其注入的大洋可能是洋。该河水文特征为

(2)如果甲地时间为当地17时,则北京地区的昼长约为小时(取整数)
(3)甲地区的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其成因是

该图为世界某区域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A河流下游(与上游相比)主要的水文特征;说出该河流上、下游主要外力作用的差异。
(2)说出B处最重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并简要分析其主要的自然区位因素。
(3)分析说明C处多沼泽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