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广东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情况统计表
|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 出口值(亿元) |
309.6 |
481.7 |
664.6 |
835.8 |
1044.2 |
1 283.5 |
| 同比增幅(%) |
38.9 |
55.6 |
38.2 |
25.7 |
24.9 |
22.9 |
| 占全省出口比重(%) |
26.1 |
31.5 |
34.7 |
35.1 |
34.6 |
34.8 |
| 占全国高新产品出口比重(%) |
66.7 |
71.0 |
60.3 |
50.5 |
47.8 |
36.9 |
注:(1)2009年1季度广东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幅同比下降21.4%,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降幅相对缓和,部分商品出口增长。(2)广东进出口长期以外商投资企业占踞主导地位,2009年1季度占广东进出口总值的62.1%。(3)近年来广东出口以加工贸易出口为主。2008年加工贸易出口增长6.1%,增幅回落13%,但总值占同期广东出口总值的61%。
材料二:2009年4月初,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到2012年,珠三角地区将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经济实力、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框架,基本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基本建成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宜居城乡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实现总体目标,省政府量化定性指标,分解定量指标,落实工作责任。见下表:实施《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2012年主要目标分市分解表(部分)
| |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
年产值超千亿元的新兴产业群(个) |
年销售收入达千亿元跨国高新技术企业(家) |
研究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R&D)(%) |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
| 珠三角 |
80000以上 |
53.0 |
3-5 |
3-5 |
2.50 |
90以上 |
| 广州市 |
103700 |
65.0 |
3 |
2 |
2.80 |
95以上 |
| 深圳市 |
115200 |
58.0 |
1 |
2 |
4.00 |
95以上 |
| 珠海市 |
85200 |
51.0 |
0 |
0 |
2.20 |
95以上 |
| 东莞市 |
70800 |
48.0 |
1 |
0 |
2.50 |
95以上 |
| 江门市 |
40500 |
40.0 |
0 |
0 |
1.90 |
95以上 |
注: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简称为“R&D”。美国R&D是2.6%,日本是3.09%,韩国是2.92%。2007年,广东R&D为1.3%,而全国平均数是1.49%。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与材料二有何内在联系?
(2)材料二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
(3)结合以上材料请你为广东科学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汉武帝为了加强政治统治,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从此,儒家思想被迅速发扬光大,成为中国漫长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说明()
| A.政治与文化相互影响 |
| B.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政治决定的 |
| C.文化能反作用于政治 |
| D.文化是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就全世界范围来看,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其产值占到GDP的约1/5。这说明()
①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②文化力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③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④各国政治分歧逐渐消失,文化竞争日趋激烈
| A.①② |
| B.③④ |
| C.②③ |
| D.①④ |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是()
| A.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
| B.培育“四有”公民 |
| C.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 D.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2009年3月28日,一年一度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2000年,我国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对在当代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或者在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人给予500万元人民币的奖励。这体现了()
| A.国家对科学技术的重视 |
| B.文化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有重要的作用 |
| C.科技在经济建设中有重要的作用 |
| D.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
深化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
| A.基础性、先导性、局部性的作用 |
| B.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
| C.基础性、后发性、全局性的作用 |
| D.结论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