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我国02—08年CPI走势图
注:CPI(即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国际上反映居民家庭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指标,并用它来反映通货膨胀程度。上述两张图表,以2005年CPI指数为100(%)
材料二:我国2008年12月的CPI比11月回落1.2%,2009年1、2月份,居民作废价格总水平同比继续下降,预计今年一季度CPI将同比去年第四季度下降1.0%。2008年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和国内经济增速下滑的大背景下,“保增长、促发展”成为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主题。
(1)材料一的二张图表分别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针对去年前三季度较高的通货膨胀压力,我国政府采取哪些经济手段进行干预和调节。
(3)去年第四季度以来CPI同比下降和国内经济增速下滑,可能对今后一段时期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产生怎样的不利影响?
(4)你认为国家可以采取什么具体的财政政策措施来控制CPI指数的进一步走低?(2分,两条以上)
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 )
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
B.中华文化底蕴厚重 |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
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
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 ③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2013·四川卷)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前行。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②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③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费孝通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多元”是指中华各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一体”是指中华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与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这一理论强调了
A.中华各民族在历史上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
B.民族凝聚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
C.中华民族是具有历史性的多民族共同体 |
D.民族平等奠定民族团结的政治经济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