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千里共婵娟”的词句,“月亮”寄托着中国人浓厚的情感因素和文化情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美好意向的形象符号。2007年11月26日,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我国第一幅月面图像向世人完美亮相,标志着我国第一次探月活动的圆满成功。
“嫦娥奔月”表达的美好理想,经过人们千百年的努力,在现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通过“嫦娥一号”探月活动的成功正在成为现实。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这表明
①社会实践是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②认识能力的提高是科学实践成功的首要因素
③认识能否达到目的依赖于实践的社会历史条件
④正确的实践目的是认识获得成功的决定因素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近期,中央电视台和许多地方电视台都在新闻节目中开辟了“凡人善举”栏目,报道我们身边一些普通人的“普通事”。这些原本散布民间、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用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故事让广大观众心潮涌动。这表明()
①为社会作出贡献就能得到社会的肯定
②每个人都应为社会发展作出有益的贡献
③一个人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就应得到社会的尊重
④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只有得到众人的肯定才有意义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强调,要完善奖惩制度,全方位提高失信成本,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我国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哲学依据是()
①思维决定存在,守信创造卓越人生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④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风烛残年,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这是对一位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2013感动中国人物刘盛兰的赞誉。由此我们可以获得的正确答案是()
①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拥有美好生活的向导
②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③人在劳动和奉献中将收获更多的幸福
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下图《大学生就业》这幅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人生价值的实现完全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
B.价值选择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
C.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竞争就业观 |
D.大学生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
近年来,伴随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非法删帖、发帖中伤、泄露隐私等利用信息网络侵权行为频发,个人信息保护迫在眉睫。2014年10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关于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这表明()
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②人们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A.②③ | B.①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