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我们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优秀的文化遗产,对中华民族的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只有深深植根于民族土壤,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推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我们应当为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做些实实在在的工作。
材料二: 在古都北京,无论是红墙黄瓦的皇城官府,还是青砖灰瓦的百姓之家,都积淀着北京乃至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政治、人文底蕴,释放着不朽的东方文化魅力。这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优秀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资源。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北京也与世界上的许多古城一样,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之间进行着艰难的选择。
材料三: 2004年6月28日,为期10天的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中国苏州开幕。世界遗产大会是政府间国际会议,是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例会,每年召开一次,分别在各缔约国举行。本届世遗大会共审议了48个备选项目,通过了34项世界遗产的申请,其中有29项世界文化遗产和5项世界自然遗产。在闭幕式上,大会通过并宣读了《苏州宣言》,呼吁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要更加重视青年人在世界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加强针对青年人的世界遗产保护教育。
(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们为何要保护文化遗产。(10分)
(2)调查本县市有哪些文化遗产。(至少写出两项文化遗产;写出调查活动的形式)(6分)
(3)根据所调查的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写一个保护、开发和利用优秀文化遗产的方案名称。(2分)
按劳分配的基本要求是
①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对社会总产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②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③以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
④在公有制经济中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进行的分配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张先生是某市一家国有企业的职工,2011年他的总收入为10万元,下表反映了他的收入组成情况。由表格可以看出张先生的收入中包括
内容 |
工资收入 |
出租房屋收入 |
国债收益 |
股票收益 |
存款利息收入 |
比例(%) |
55 |
15 |
12 |
8 |
10 |
①按劳分配所得 ②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③按需分配所得 ④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所得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③④
在我国坚持按劳分配能够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因为
A.它把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 |
B.它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C.按劳分配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 |
D.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 |
在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经济条件”具体是指
①现阶段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高
②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③生产资料公有制
④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存在着明显差异,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u |
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归根结底是由______决定的。
A.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 B.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
C.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 D.我国的社会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