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千里共婵娟"的词句,"月亮"寄托着中国人浓厚的情感因素和文化情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美好意向的形象符号。2007年11月26日,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我国第一幅月面图像向世人完美亮相,标志着我国第一次探月活动的圆满成功。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月面图像覆盖区域属于月球高地,长约460公里,宽约280公里,分布有不同大小、形态、结构和形成年代的撞击坑。从唯物论的观点看,这幅图像佐证了(

A. 神话的产生是缺乏客观根据的
B. 月球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
C. 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
D.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真理的相对性 绝对性及相互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日本观叶石楠、美国红栌、鸡腿菇……一个个农业新名词日益走进百姓生活。某市近年来引进农业新品种约50个,农艺师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农艺师的做法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B.人可以改变规律
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
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

2013年6月10日起航以来,“蛟龙”号圆满完成了3个航段21次下潜。科学家们不仅亲临深海世界,而且从这个神秘世界带回了众多样品,对深海研究有了新的认识。这表明()

A.人类借助科学仪器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
B.科学仪器能帮助人们提高改造世界的能力
C.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克服规律的影响
D.创新推动着生产关系的变革和人类思维的发展

“地球一小时”的目标是让个人、家庭和企业尽可能多的参与进来,关闭灯光和其他电器一个小时。此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时,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①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③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
④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在建造楼房的过程中,总是先有设计图,然后才进行建造,这种说明()

A.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B.意识在本质上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有时可以决定物质 D.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梦、光盘行动、倒逼、逆袭、土豪、奇葩、点赞等流行语持续升温。从哲学上看,这说明()

A.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B.思维活动都是实践活动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D.意识可以直接创造新的物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