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小题。 甲区域是世界主要农业区,该地( )
A.盛产小麦,商品率高 | B.农业类型属资金、技术密集型 |
C.地广人稀,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 D.水旱灾害频繁,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
乙海域( )
A.锰结核、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 B.分布有世界性的大渔场 |
C.是世界飓风、风暴潮的多发区域 | D.沿岸多世界著名港口,海运繁忙 |
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2007年12月11日顺利到达中国南极中山站,执行中国2007至2008年度科学考察和后勤保障任务。读图,完成21~22题。图中M地常年盛行的风向是()
A.东南风 | B.东北风 |
C.西南风 | D.西北风 |
若某科考队员于某日北京时间13时30分在M地观测到太阳位于地平线上,当他再次观测到太阳位于地平线上的时间间隔是 ()
A.19小时 | B.21小时 | C.22小时 | D.24小时 |
图1—4四幅图中等高距相同,坡度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③>④ | C.①>②>③>④ | D.无法判定 |
某经济开发区面积为10km2,在1:10 000的地图上,该开发区的面积为
A.100 cm2 | B.500 cm2 | C.1 000 cm2 | D.2 000cm2 |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17~18题。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
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
C.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 ( )
A.图中C层 | B.图中G层 | C.软流层 | D.下地幔 |
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方向绘成简图(如图)。读图,回答第16题。
当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时 ( )
A.地球公转的速度较慢 |
B.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不同 |
C.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 |
D.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