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北京市蔬菜基地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分析改革开放前,四季青作为北京市蔬菜生产基地的原因。
(2)试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是什么因素的变化促使海南岛成为北京蔬菜生产基地。
(3)请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是什么自然因素使北京附近地区不能成为北京的蔬菜生产基地。
(4)写出图中目前蔬菜从海南岛运往北京,沿途经过的铁路线名称。
(5)海南岛与山东寿光相比,蔬菜生产具有什么自然条件上的优势?
近年来,呼伦贝尔和通辽等城市承接了山西、辽宁等地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图1为内蒙古部分地区含煤地层分布示意图,图2为内蒙古自治区不同经度的植被(包括森林、草原和农作物)覆盖率的变化,图3为2009~2013年内蒙古、山西和全国煤炭产量统计。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内蒙古地区含煤地层的空间分布状况和产量的变化特点。
(2)分析说明图2所示的植被覆盖率空间变化的主要特点,
(3)指出图1中甲地的植被状况,并推测甲地煤炭资源形成时期的地理环境。
(4)从生产联系的角度,分析呼伦贝尔和通辽两城市重点承接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的主要原因。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中的恒河平原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农耕比重大,冬季秸秆燃烧量大。图2是图1中A城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材料二:主要分布于孟加拉国、印度等国的深水稻为禾本科稻属粮食作物,一般生长在1~6米深的水中,根茎长,稻谷容易脱落。稻田可以同时养鱼,其修长的茎能为鱼类提供良好的栖身场所。
(1)归纳A城市的气温特征并解释原因。
(2)深水稻的单产比一般水稻低,分析说明恒河平原发展深水稻种植的原因。
(3)图3显示恒河平原2013年年初近一个月因空气中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阴霾现象。分析此地冬季易被阴霾长期笼罩的主要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西北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下左图)和西北某区域地表物质组成分布图(下右图)
材料二: A地气温资料
(1)图中A地是我国冬季寒冷中心之一,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2)比较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地表组成物质分布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简述新疆地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尼罗河流域图和埃及旅游交通图。
尼罗河流域图
埃及旅游交通图
材料二:地理学家发现,尼罗河口附近海域有腐殖质(已死的生物体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有机物质)含量很高的沉积层。如下图所示。
(1)分析青尼罗河的流量特点。
(2)古代尼罗河洪水泛滥时往往地中海有赤潮发生,试分析原因。
(3)联系上题简述腐殖质含量很高的沉积层形成过程。
(4)旅游业是埃及主要经济支柱之一,根据材料分析埃及发展旅游业的有利因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下图(左)为海水冰点与海水盐度关系图(冰点指海水结冰的温度)。
材料三:下图(右)为2009年环渤海经济区产业结构图。
(1)简述渤海沿岸海冰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2)比较甲乙两地的气候差异,并简析原因。
(3)依据材料判断环渤海经济区的区域发展阶段;简要说明该经济区发展第二产业与珠三角经济区相比的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