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生活感受:夏天,做熟的食品很快就会腐败变质,俗称“变馊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做熟的食品里生出了无数细菌。食品中的这些细菌是从哪里来的呢?是由食品自然产生,还是来自于空气?对此,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1822~1895)进行了认真地研究。
巴斯德把新鲜、清澈的肉汤分别装入甲、乙两个玻璃瓶里,然后把甲瓶的瓶颈烧软,并拉成鹅颈似的弯曲细长的形状,把乙瓶的瓶口敞开。随后他再次煮沸瓶内的肉汤。
观察发现,乙瓶内的肉汤很快就腐败变质了;而甲瓶,尽管肉汤通过弯曲细长的瓶颈与外界相通,但4年后,瓶内的肉汤仍然新鲜如初。后来他又反复做了几次类似的实验,都得到了相同的实验结果。
怎样解释这一实验结果呢?巴斯德认为,纯净的肉汤是永远不会自然生出细菌的,使肉汤腐败变质的细菌来自空气。。
分析材料中所述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⑴研究生物学最基本的方法有观察法和实验法,材料中运用的是_____法。其基本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基本环节: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实验→检验假设、得出结论。
⑵观察到的现象是:      
⑶提出的问题是:          
⑷实验设计了对照实验吗?       
⑸装入甲、乙两瓶的肉汤为何要再次煮沸?   
⑹实验研究的单一因素是       
⑺得出的科学结论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科学家在进行细胞膜化学成分的分析时,一般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将其特殊处理后,造成红细胞破裂发生溶血现象,再将流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就是较纯净的细胞膜,在生物学上称为“血影”。通过对“血影”的分析得知其化学组成如下:蛋白质49%,脂质43%,糖类8%。有的科学家将“血影”中的脂类提取出来,使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所形成的薄膜面积是原来整个细胞表面积的二倍。
(1)为什么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制备细胞膜
(2)采用如何方法使红细胞发生溶血现象
(3)红细胞溶血后,溶出细胞外的蛋白质主要应该是    
(4)“血影”的化学成分中主要是哪一种脂质?
(5)脂质单分子层的面积是细胞表面积的二倍,这说明了

右下图所示一半为动物细胞,一半为高等植物细胞的模式图,观察后根据图上的标号回答问题:(在“[ ]”内填入标号;在“_____”上填术语或对应文字)

(1)这一结构图只有通过(仪器)才能观察到。图A细胞与图B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
(2)若图A细胞为胰岛细胞,那么细胞吸收的氨基酸将在[ ]_________上合成相应蛋白质。
(3)细胞内的“动力工厂”是[ ] ,它是的主要场所。
(4)被称为有机物“合成车间”的是[ ]
(5)细胞器[ ] _ ___中含有决定果实颜色的色素。
(6)结构[8]的名称是 ____,它的形成与[ ] __ __有关;如果是细菌该结构的化学成分是 ____
(7)若B细胞为叶肉细胞,结构[3]中产生一个CO2分子进入[7]中被利用,至少需要经过  层膜。

某蛋白质分子由四条肽链组成,共1372个氨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天门冬氨酸和赖氨酸脱水缩合过程。
(2)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____个、游离的羧基____个,共有____________个肽键。
(3)若该蛋白质分子的某一肽链由201个氨基酸组成,其分子式为CxHyNaObS2(a>201,b>202),并且是由右边5种氨基酸组成:那么将该肽链彻底水解后将会得到____个天门冬氨酸。(可含分子式中的未知数)
(4)如果由半胱氨酸、丙氨酸和苯丙氨酸3种不同的氨基酸合成三肽,其种类可能有_________种。

将新鲜萝卜磨碎、过滤得到提取液。在温度30℃的条件下,取等量提取液分别加到四个盛有pH分别为3、5、7、9的100mL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的烧杯中,结果每一个烧杯都产生气体,然后,将加入四个烧杯中提取液的量减半,重复上述实验。在相同时间内,分别测得两次实验中过氧化氢的含量变化并绘制成图1所示曲线,请回答:

(1)该实验的目的是
(2)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因变量是___________。
(3)曲线A和B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最低点位于横坐标同一位置的原因是

(4)曲线A是第_______次实验的结果,原因最可能是

(5)图2表示萝卜的过氧化氢酶在体外的最适条件下,底物浓度对酶所催化反应的速率的影响。请在图上画出:①如果在A点时,将温度提高5℃时的曲线变化;②如果在B点时,往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同种酶的曲线变化;③如果在C点时加入大量pH为1.8的HCl的曲线变化。

(每空2分,共14分)图1表示A、B两种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CO2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图2表示C植物光合作用中光照强度和氧气释放速度的关系;图3表示C植物在不同温度下,某一光照强度时氧气释放量和时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当B植物二氧化碳净吸收量为0时,其细胞中可以产生ATP的场所有
 
(2)当光照强度达到Z点后,限制A植物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两点)。
(3)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不包括X、Y),假设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A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是  (减少或增加)。
(4)当图3纵坐标分别表示C植物光合作用氧气的净释放量和产生总量时,则它们
分别是在光照强度为________和________千勒克司下的测定值。
(5)在4千勒克司光照强度下,25℃时C植物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葡萄糖量是15℃时的________倍。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