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生活感受:夏天,做熟的食品很快就会腐败变质,俗称“变馊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做熟的食品里生出了无数细菌。食品中的这些细菌是从哪里来的呢?是由食品自然产生,还是来自于空气?对此,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1822~1895)进行了认真地研究。
巴斯德把新鲜、清澈的肉汤分别装入甲、乙两个玻璃瓶里,然后把甲瓶的瓶颈烧软,并拉成鹅颈似的弯曲细长的形状,把乙瓶的瓶口敞开。随后他再次煮沸瓶内的肉汤。
观察发现,乙瓶内的肉汤很快就腐败变质了;而甲瓶,尽管肉汤通过弯曲细长的瓶颈与外界相通,但4年后,瓶内的肉汤仍然新鲜如初。后来他又反复做了几次类似的实验,都得到了相同的实验结果。
怎样解释这一实验结果呢?巴斯德认为,纯净的肉汤是永远不会自然生出细菌的,使肉汤腐败变质的细菌来自空气。。
分析材料中所述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⑴研究生物学最基本的方法有观察法和实验法,材料中运用的是_____法。其基本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基本环节: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实验→检验假设、得出结论。
⑵观察到的现象是:      
⑶提出的问题是:          
⑷实验设计了对照实验吗?       
⑸装入甲、乙两瓶的肉汤为何要再次煮沸?   
⑹实验研究的单一因素是       
⑺得出的科学结论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6分)右图是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为
(2)有氧呼吸的过程十分复杂,可以分为个阶段,其中[H]和氧气结合的是第阶段,场所是
(3)在有氧呼吸过程中,释放出大量能量的是第阶段,反应的场所是
(4)图中②是③是

下图为典型的农作物秸秆利用生态系统,请据图回答问题。

(1)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秸秆的多级利用”充分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原理,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物质的循环。
(2)土壤中的有机物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必需经过的分解产生,从而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最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从图中分析,此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

根据下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棉铃虫是一种严重危害棉花的害虫。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生活在棉铃虫消化道内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它能分泌一种毒蛋白使棉铃虫致死。而此毒蛋白对人畜无害。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我国已将毒蛋白基因移入棉株细胞内并实现成功表达。由于棉铃虫吃了这种转基因棉花的植株后就会死亡,所以该棉花新品种在1998年推广后,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1)基因工程的核心是。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体内最常用的技术是。“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类型中的
(2)题中“毒蛋白基因移入棉株细胞内并实现成功表达”中的“成功表达”含义是指:
(3)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相比,基因工程培育新品种的主要优点是:

请回答下列有关单克隆抗体的问题:
(1)从免疫的小鼠脾脏细胞中获取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细胞,该细胞既具备骨髓瘤细胞的迅速特点,又具备淋巴细胞的特点,经过多次筛选,并通过体内培养或体外培养生产得到所需要的单克隆抗体。
(2)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是
(3)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至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要使贴壁的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可以用酶处理;培养液添加一定量的,以防止杂菌污染;在含有5% CO2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CO2的主要作用是
(4)单克隆抗体与普通血清抗体相比较,最大优点是,可大量制备。

长期以来优良种畜的繁殖速度始终是限制畜牧养殖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细胞工程技术和胚胎工程技术为优良种畜的快速繁殖带来了无限生机。下面是科学家通过这两种方法快速繁殖良种奶牛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在试管牛E和克隆牛G的培育过程中均用到的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有
(2)在体外受精时,精子首先要进行处理,卵细胞则要培养到(时期)才能与精子结合。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重要标志是。防止多精入卵有两道屏障,它们分别是
(3)胚胎移植时,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胚胎移植的优势在于供体的职责变为,繁重而漫长的妊娠和育仔的任务由受体承担。
(4)通过试管动物技术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对胚胎进行分割时,要特别注意将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的胚胎恢复和进一步发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