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持续地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就总是以时时翻新、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充满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在我之上的星空,在我之中的道德法则”这表明康德
| A.反对暴力革命 | B.主张自由和理性 | C.反对财产平等 | D.主张实行法治 |
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把苏格拉底视为先驱和战友,主要因为苏格拉底
| A.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 B.发现了人类知识的有限性 |
| C.发现了人类理性的力量和价值 | D.是“哲学的创立者”、“智慧”的化身 |
某同学在图书馆发现了一份“中国共产党为辛亥革命纪念告民众书”,但并未标明文献是哪一年发表,于是他和几个同学为确定文献发表时间进行了研究与讨论,有一位同学认为凭文献中“推翻南京北京武汉广州等一切反动的政府!”的口号,可以断定文献发表时间。据此你认为这一文献发表于 ()
| A.1924年 | B.1927年![]() |
C.1937年 | D.1949年 |
1924年7月,国民党召开党员联欢会,孙中山看到衣衫不整、肤色黝黑的农民冒着烈日前来参加,兴奋地对身边的宋庆龄说,“这是革命成功的起点”。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
的是 ()
| A.孙中山认识到了农民的伟大力量 | B.为此他提出了民生主义 |
| C.决定建立工农联盟政权 | D.决定进行国共合作 |
五四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最广泛的表达民族感情的示威,标志着中国现代民族
主义迅速生成”。下列史实最能印
证此说法的是 ()
| A.北洋军阀的腐朽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引发了群众运动 |
|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直接引发了学生的示威流行 |
| C.壮大起来的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巨大的力量 |
| D.各革命阶级表达了彻底的反帝反封的主张,并取得初步胜利 |
下表是一个时期里我国面粉出口情况(单位:关担)
运用你所学的历史知识,
分析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可以得出的判断有 ()
| 年份 |
1914年 |
1915年 |
1918年 |
1920年 |
| 面粉出口量 |
不足7万 |
接近20万 |
超出200万 |
接近400万 |
①中国小麦产量迅速增加②海外市场对小麦的需求增加
③国际市场粮食供应商减少④中国小麦种植技术或面粉加工技术迅速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④
D、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