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所示,1、2为目镜长度,3,4为物镜长度,
5,6为观察时物镜与标本切片间距离,下列哪种
组合情况下,观察到的细胞最大 ( )
| A.1,4,5 | B.2,4,6 |
| C.1,3,5 | D.2,4,5 |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部分)的组成及物质和能量流动情况(秃鹫以动物尸体为食),该生态系统中()
| A.M代表光能,N代表热能,P代表无机盐、CO2 |
| B.共有4条捕食食物链,秃鹫所占有的营养级最多 |
| C.图中狼与蚊子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 |
| D.群落内部各营养级的生物量相对稳定维持着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关于生态系统中碳循环,错误的说法是()
A.各级消费者所利用的 碳都直接或间接来自生产者 |
| B.分解者在碳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
| C.碳在无机环境中仅以CO2形式存在 |
| D.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是以CO2形式进行循环的 |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特点不包括下列的()
| A.带有全球性 | B.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
| C.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 D.在群落的各营养级之间循环往复 |
图5-29中图A为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正立金字塔,图B为城市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生态倒置金字塔,以下解释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A.图A显示能量流动途径是绿色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 |
| B.图B显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的总量 |
| C.图A显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中有能量的损耗 |
| D.图B显示人类活动在该生态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 |
大象是植食动物,有一种螳螂则专以象粪为食。设一大象在某段时间所同化的能量为107kJ,则这部分能量中可流人螳螂体内的约为 ( )
| A.0 | B.106 | C.1×106 | D.106~2×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