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里所说的“里程碑”实际上指的是
A.确立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 B.选举新的国家和政府领导人 |
C.制定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 D.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 |
“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与邻为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中,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C、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据美国解禁外交文件显示,1972年夏天,美国人在得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促成日中邦交正常化的计划后,使用了对日本人的蔑称“小日本”一词,大骂日本是“最坏的叛徒”。这最能说明
A.日本在政治上从属于美国 | B.日本的做法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原则 |
C.日本与中国建交导致美日关系恶化 | D.美日在国际关系上既合作又存在矛盾斗争 |
20世纪初,巴黎、柏林和伦敦的嗜好和说话腔调,传播到了国家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被全国性文化所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促成欧洲发生这种文化变迁的主要媒介是
A.铁路和飞机 | B.报纸和广播 | C.电影和电视 | D.网络和漫画 |
自2008年9底以来,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股市强震,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不过,学者们普遍认为,虽然此次金融危机的传播途径、影响范围跟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颇为相似,但不会引发经济大萧条。因为人类不会再犯那次大危机中所犯的错误。当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所犯的错误”是
A.纷纷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 | B.都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
C.纷纷削减政府开支,组织救济 | D.以邻为壑,转嫁危机 |
有历史学家概叹:“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在北美生根开花?这说明
A.海洋国家比大陆国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 B.地缘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
C.发展资本主义是实现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 D.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