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物质的量都是0.1mol的HCN和NaCN配成1L混合溶液,已知其中c(CN-)小于c(Na+),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H+)>c(OH-) | B.c(HCN)>c(CN-)=0.2mol/L |
C.c(HCN)>c(CN-) | D.c(CN-)>c(OH-)=0.1mol/L |
有8种物质: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聚异戊二烯、⑤2-丁炔、⑥环己烷、
⑦邻二甲苯、⑧环己烯,既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反应褪色的是
A.③④⑤⑧ | B.④⑤⑦⑧ | C.④⑤⑧ | D.③④⑤⑦⑧ |
形成物质世界多样性的原因有:
①元素种类②同位素③化学键成键方式④同分异构现象⑤同素异形现象
A.仅①②③ | B.仅②④⑤ | C.仅①③ | D.①②③④⑤ |
硼和镁形成的化合物刷新了金属化合物超导温度的最高记录。如右图是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单元:镁原子间形成正六棱柱,且棱柱的上下面还各有一个镁原子;6个硼原子位于棱柱的侧棱上,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
A.MgB | B.Mg3B2 |
C.MgB2 | D.Mg2B3 |
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X与Y形成化合物时,X显负价,Y显正价 |
B.X的第一电离能一定大于Y |
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的酸性强于Y对应的酸性 |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nY小于HmX |
有Xn+、Ym+、Zn-,已知它们各自带有的电荷数值m>n,且X、Y、Z三种原子的M电子层中的电子数均为奇数。若按X→Y→Z的顺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相应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减弱,酸性依次增强 |
B.它们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
C.它们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的密度依次减小 |
D.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电解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