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物质的量均是0.1mol的CH3COOH和CH3COONa配成1L溶液,c(Na+)<c(CH3CO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OH-)<c(H+) | B.c(CH3COOH)+c(CH3COO-)=0.2mol/L |
C.c(CH3COOH)>c(CH3COO-) | D.c(CH3COO-)+c(OH-)=0.1mol/L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B.C.D.
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有
A.Na+、H+、CO32-、Cl- | B.Mg2+、Al3+、NO3-、OH- |
C.K+、 H+、SO42-、OH- | D.Al3+、Fe2+、Cl-、SO42- |
FeCl3溶液、Fe (OH)3胶体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A.都是透明的液体 | B.都有丁达尔效应 |
C.都是红褐色液体 | D.分散质的粒子都不能通过半透膜 |
纯铁的熔点为1535 ℃,而在高炉中炼铁时生铁(含碳量较高的铁的合金)在1200 ℃左右就熔化了,这是因为
A.铁的纯度高,所以熔点变低 | B.形成了铁碳合金,所以熔点变低 |
C.合金的熔点高于它的成分金属 | D.生铁在高炉内熔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刚用酸处理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发现熔化的铝并不滴落。下列关于上述实验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铝在空气中能很快形成氧化膜 |
B.金属铝活动性较弱,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
C.氧化铝的熔点比铝高 |
D.氧化铝薄膜包住了熔化的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