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右图所示,小试管内盛有约3 mL饱和硫酸铜溶液,与锥形瓶连通的U形管内盛有少量水(为便于观察,预先染成红色),沿小试管的内壁小心地慢慢倒入约3 mL 浓硫酸,静置片刻。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A.小试管内液体分成两层,上层蓝色,下层无色 |
B.U形细管内左边液面下降,右边液面升高 |
C.有少量的白色固体析出 |
D.以上现象都没有,无明显变化 |
一定条件下磷与干燥氯气反应,若1.86g磷消耗掉2.912L氯气(标准状况下),则产物中PCl3与PCl5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于
A.1:2 | B.2:3 | C.3:1 ![]() |
D.5:3 |
下列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①Na+O2 ②NH3·H2O+SO2③Cu + HNO3 ④FeBr2 +Cl2⑤Fe +HCl⑥Zn+H2SO4 ⑦NaHCO3 + HCl,在不同条件(温度、浓度、用量等)下能得到不同产物的是
A.①②③④⑥⑦ | B.①②③④⑥ | C.①②③④⑥ | D.①②③④⑤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Na2O |
B.将SO2通入![]() ![]() |
C.将C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 |
D.将Na投入到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 |
右图是模拟氯碱工业生产中检查氯气是否泄漏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烧瓶中立即出现白烟 |
B.烧瓶中立即出现红棕色 |
C.烧瓶中发生的反应表明常温下氨气有还原性 |
D.烧杯中的溶液是为了吸收有害气体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稀硝酸、稀硫酸均能将木炭氧化成二氧化碳
B.Na2O2与水反应、红热的Fe与水蒸气反应均能生成碱
C.Na、C、P分别在足量氧气中燃烧均生成一种相应氧化物
D.NaHCO3、Na2CO3、(NH4)2CO3三种固体受热后均能生成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