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一。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A.常温常压下,20.0 g重水(D20)所含的中子数约为6.02×1023 |
| B.室温下,42.0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3×6.02×1023 |
| C.通常状况下,1 mol的NO2与N2 04混合气体变为标准状况时其分子数约为6.02×1023 |
| D.常温下,7.1 g C1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约为0.2×6.02×1023 |
一定条件下在一容积恒为2L的容器内发生反应:2A(g) + B(g)
2C(g) ,已知起始投入4mol A(g) 和2mol B(g),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 L,并且2s后各组分浓度不再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s内用物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 mol/(L·s) |
| B.2s内用物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6 mol/(L·s) |
| C.2s后每有0.6mol的物质B生成,同时就有0.6mol物质C生成 |
| D.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 |
某同学设计实验从海带中提取碘:
①滴加稀硫酸和双氧水;
②在海带中加入少量酒精,点燃使其燃烧为灰烬,在灰烬中加水搅拌;
③加四氯化碳并振荡;
④过滤;
⑤分液。
该实验的合理操作顺序是
| A.①③⑤②④ | B.②①③④⑤ | C.②④①③⑤ | D.③①②⑤④ |
下列各组中两个化学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一组是
| A.由苯制溴苯;由乙醇与乙酸反应制乙酸乙酯 |
| B.由乙烯制1,2-二溴乙烷;由乙烷制一氯乙烷 |
| C.乙烯使溴水褪色;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 D.由苯制硝基苯;由苯制环己烷 |
以CnHmCOOH所表示的羧酸0.1mol加成时需32g溴,0.1mol该羧酸完全燃烧,产生CO2和H2O共3.4mol,该羧酸是
| A.C15H27COOH | B.C15H31COOH | C.C17H31COOH | D.C17H33COOH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3H6和C6H12的两种有机物一定互为同系物 |
| B.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
| C.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相同,所以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
| D.分子式为C2H6和C5H12的两种有机物一定互为同系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