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密闭容器中,将1.0 mol CO与1.0 mol H2O混合加热到800℃,发生下列反应:CO(g)+H2O(g)CO2(g)+H2(g)。一段时间后该反应达到平衡,测得CO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800℃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0.25 |
B.427℃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9.4,则该反应的△H<0 |
C.同温下,若继续向该平衡体系中通入1.0 mol的H2O(g),则平衡时CO转化率为66.7% |
D.同温下,若继续向该平衡体系中通入1.0 mol的CO(g),则平衡时CO物质的量分数为33.3%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KCl(MnO2) |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B |
FeSO4溶液(CuSO4) |
加入适量的锌粉,过滤 |
C |
NaCl溶液(CuCl2) |
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 |
D |
O2(H2O) |
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 |
常温下,有些盐如CaCl2、NaCl等物质的水溶液呈中性;有些盐如Na2CO3 等物质的水溶液呈碱性;有些盐如NH4Cl等物质的水溶液呈酸性。现有HCl与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某物质X,溶液的pH随滴入X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X是
A.水 |
B.澄清石灰水 |
C.纯碱溶液 |
D.稀盐酸 |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B.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所以1gH2和1gO2一定能够生成2gH2O |
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呈碱性 |
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下图为镁元素的相关信息,由此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镁属于金属元素 |
B.镁离子核内有12个质子 |
C.镁离子与硫离子的电子层数相等 |
D.在化学反应中,1个硫原子容易得到2个电子 |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硬水、软水(肥皂水) |
B.稀盐酸、食盐水(酚酞试液) |
C.涤纶、羊毛制品(点燃) |
D.空气、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