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4滴稀硫酸,煮沸几分钟、冷却,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
检验蔗糖是否已水解 |
B |
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 |
比较氯气与溴的氧化性强弱 |
C |
将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收集后用冰水混合物冷却降温 |
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D |
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1支加入少量MnO2 |
研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
硼化钒(VB2)-空气电池是目前储电能力最高的电池,电池示意图如下,该电池工作时反应为: 4VB2 + 11O2→4B2O3 + 2V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a为电池负极 |
B.VB2中V的化合价为+4价 |
C.电子由VB2极经KOH溶液流向a电极 |
D.VB2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VB2 + 22OH−-22e−=V2O5 + 2B2O3 + 11H2O |
以石墨电极电解200 mL CuSO4溶液,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与产生气体体积V(g)(标准状况)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解前Cu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
B.电解后所得溶液中c(H+)=2mol/L |
C.当n(e—)=0.6mol时,V(H2)∶V(O2)=3∶2 |
D.向电解后的溶液中先后加入16gCuO和3.6g水,则溶液可恢复为电解前的浓度 |
镁-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作一段时间后,c(Na+)变大 | B.电池工作时,OH-向a极移动 |
C.气体X 中N2的百分含量与空气相同 | D.电池总反应为2Mg+O2+2H2O=2Mg(OH)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00 ℃、101 kPa条件下,液态水的气化热为40.69 kJ·mol-1,则H2O(g)![]() |
B.Li、Be、B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I1)差别不大,而I2差别很大,则三种原子中最难失去第二个电子的是Be |
C.已知: 共价键 C-C C=C C-H H-H 键能/ kJ·mol-1 348 610 413 436 则可以计算出反应 ![]() |
D.固体NH5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均满足2个或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5+H2O=NH3•H2O+H2↑ |
有关乙烯和苯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正确的是()
A.苯分子中每个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中的其中一个形成大π键 |
B.乙烯分子C-H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C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
C.苯分子C-C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H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
D.乙烯和苯分子每个碳原子都以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