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A.《物质结构与性质》
(1)前三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    _______   (填元素符号),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_   。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化学键极性最大的是    _______   
(填分子式),该物质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    _______   (填“大”或“小”)。

(2)物质形成分子间氢键和分子内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有显著差异。根据下表数据,形成分子间氢键的物质是    _______   (填物质字母代号)。
(3)晶格能的大小:MgO  _______ NaCl,键能的大小:HBr  _______ HI。(填“>”、“=”或“<”)
(4)下列物质的熔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    _______   
A.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
B.CI4 > CBr4 > CCl4 > CH4
C.SiF4 > NaF > NaCl > NaBr
B《实验化学》
七水硫酸镁(MgSO4·7H2O)在印染、造纸和医药等工业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利用化工厂生产硼砂的废渣-一硼镁泥可制取七水硫酸镁。硼镁泥的主要成分是MgCO3,还含有其他杂质(MgO、SiO2、Fe2O3、FeO、CaO、Al2O3、MnO等)。
表1 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

沉淀物
Al(OH)3
Fe(OH)3
Fe(OH)2
Mn(OH)2
Mg(OH)2
pH值
5.2
3.2
9.7
10.4
11.2

表2 两种盐的溶解度(单位为g/100g水)

温度 / ℃
10
30
40
50
60
CaSO4
0.19
0.21
0.21
0.20
0.19
MgSO4·7H2O
30.9
35.5
40.8
45.6
/

硼镁泥制取七水硫酸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根据以上流程图并参考表格pH数据和溶解度数据,试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I的滤液中加入硼镁泥,调节溶液的pH=5~6,再加入NaClO溶液加热煮沸,将溶液中的Mn2+氧化成MnO2,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   。加热煮沸的主要目的是_    _______   
(2)沉淀B中除MnO2、SiO2外还含有    _______   (填化学式)等物质。
(3)检验过滤Ⅱ后的滤液中是否含有Fe3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_   
(4)沉淀C的化学式是    _______   。过滤II需趁热过滤的理由是    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包混有杂质的Na2CO3,其中杂质可能是Ba(NO32、KCl、NaHCO3中的一种或多种。今取10.6 g样品,溶于水得澄清溶液,另取10.6 g样品,加入足量的盐酸,收集到4.4 g CO2,则杂质是

现有失去标签的6种无色溶液,分别为盐酸、氯化钡、硝酸银、硫酸钠、碳酸钠、硝酸钾溶液。将上述6种溶液两两反应,现象如下表所示(↓表示产生沉淀,↑表示产生气体),试推断A、B、C、D、E、F各是上述何种溶液(已知AgSO4是微溶物,看作沉淀)。


A
B
C
D
E
F
A






B






C






D






E






F






A.,B.,C.
D.,E.,F.。

现有下列四组溶液,每组包括三种溶液并按A、B、C顺序排列:
甲乙丙丁
A.BaClNaCOKClKCO
B.硝酸硝酸盐酸盐酸
C.NaCOAgNOCOBaCl
请根据下列操作中所观察的现象完成下列问题:
向CaCl溶液中加入A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加入过量的B溶液沉淀消失,并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再加入少量的C溶液,又生成白色沉淀。
(1)上述操作过程中,选用了组溶液。
(2)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有一包白色粉末,取出少量溶于水,用铂丝蘸取少许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若透过蓝色钴玻璃观看,则呈浅紫色。另取少量粉末加热,没有气体产生,但加入稀盐酸后,则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此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继续加稀盐酸至过量后,再加入硝酸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试问: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哪几种离子?写出上述变化的离子方程式。

某碱金属的氧化物中含氧29%,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10,则其化学式为,它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