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氨霉素(valinomycin)是一种脂溶性的抗生素,由12个分子组成的环状化合物,它结构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缬氨霉素是一种蛋自质 |
| B.缬氨霉素完全水解可得四种氮基酸 |
| C.缬氨霉素完全水解后的产物中有两 种产物互为同系物 |
| D.缬氨霉素完全水解,其中一种产物 |

与甘油醛 互为同分异构体
图示为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1mol此有机物与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
| A.6mol | B.5mol | C.4mol | D.2mol |
氯气溶于水达到平衡后,若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水,水的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
| B.加入少量NaHCO3固体,c(ClO-)减小 |
| C.通入少量SO2,溶液漂白性增强 |
| D.加入NaOH固体至溶液呈中性时,c(Na+) = c(Cl-)+c(ClO-)+c(HClO) |
该同学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分析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时,从断开K开始,每间隔1分钟,交替断开或闭合K,并连续计数每1 分钟内从a管流出的水滴数,得到的水滴数如下表所示。
| 实验Ⅰ(断开K)1分钟水滴数 |
34 |
59 |
86 |
117 |
… |
102 |
| 实验Ⅱ(闭合K)1分钟水滴数 |
58 |
81 |
112 |
139 |
… |
78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Ⅰ中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
B.实验Ⅱ中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电能
C.反应前期水滴数58>34、81>59,主要原因是实验Ⅱ中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
D.反应后期水滴数102>78,主要原因是实验Ⅰ溶液温度高于实验Ⅱ
室温下,将0.100 0 mol·L-1盐酸滴入20.00 mL 未知浓度的某一元碱MOH溶液中,溶液pH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
| A.该一元碱溶液浓度为0.100 0 mol·L-1 |
| B.a、b、c点的水溶液导电性依次增强 |
| C.室温下,MOH的电离常数Kb=1×10-5 |
| D.b点:c(M+)+c(MOH)=c(Clˉ) |
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1 mol X和1 mol Y进行反应:2X(g)+Y(g)
Z(g),经60 s达到平衡,生成0.3 mol 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 mol/(L·s) |
| B.将容器体积变为20 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 |
| C.其他条件不变时,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 |
| D.其他条件不变时,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ΔH>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