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五:2008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G20)及相关国际组织领导人齐聚华盛顿,呼吁各国携手应对金融危机, 并商定于2009年4月在英国伦敦再次举行会议,推动合作、促进发展。2009年2月,在美国国会通过的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中,具有“购买美国 货”条款,根据该条款,使用“新政”的公共工程,必须使用“国产”钢铁和其他制成品,前提之一是“不违背美国对国际协定的承诺”。所谓美国对国际协定的承 诺,主要是指《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议》。根据前者,加拿大、墨西哥享有“豁免权”,根据后者,欧盟、日本、瑞士、韩国等约40 个世贸成员不受限制。
(1)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知识,评析美国的这一作法。
材料六:2009年1月12日晚,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纪念中美建交三十周年宴会并发表讲话时指出,中美两国由昔日的相互对立和隔绝 成为今天的利益攸关方和建设性合作者,两国建设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中美两国是合作伙伴而不是战略对手,双方都始终坚持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大方向不动摇,以 更广阔的全球视野和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审视和处理两国关系,更好地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2)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中美双方应坚持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大方向不动摇的正确性。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韵》理解正确的是()
①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
②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
③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④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在澳大利亚,受吃叶子的昆虫和一些真菌的“侵害”,桉树生长缓慢,成为一种优质木材。世纪被引进美国后,桉树失去了天敌的危害,又有好的水土环境,生长极快,成为易开裂和弯曲的“废材”。桉树从优质木材变成“废材”进一步印证了()
①事物的联系是多变的,稳定的联系不存在
②人能够改变人为事物的联系,但不能建立人为事物的新联系
③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一切以条件为转移
④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愿而改变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说明
①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②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无止境的
③事物的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④系统优化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 |
底线思维能力,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能力。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底线思维的是
①尊重经验、崇尚权威②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③居安思危、知难而进④有备无患、未雨绸缪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近年来,中国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今天,中国已步入高铁时代,并正在成为高铁技术输出国。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表明()
①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②创新的过程必定是“扬弃”的过程
③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
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