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3日是第十三个世界读书日。某中学《国民阅读倾向及对策》课题组,对国民阅读情况展开了研究性学习。
探究一:课题组调查问卷后发现:该市图书阅读率(指每年至少读一本书的读者在识字者中的比例)呈持续走低态势。然而与传统图书阅读率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新兴媒体的互联网阅读率持续上升。
为此,课题组准备就“作为新兴媒体的互联网阅读率持续上升”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
(1)如果你是课题组成员,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互联网阅读率持续上升”的原因。
探究二:课题组在A、B、C三所中学实地调研发现,A校开放了网络教室,学生网上阅读频繁,但快餐式、浏览式、随意性阅读普遍。B校允许学生到附近图书馆 免费借书,但学生借流行小说的人数较多。C校对学生课外阅读缺乏管理,校门外小书摊销售口袋书、恐怖杂志等情况严重。同时,在三所学校由于高考压力大,学 生课外阅读均有限,且年级越高,课外阅读量越低。
根据调研结论,课题组向市教育局建议:①统筹安排课时,科学规划学生课外阅读时间;②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指导;③关停校门外小书摊。
(2)课题组通过实地调查,根据调研结论向有关部门提建议,主要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探究三:某市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听取该课题组的建议,并就阅读课时安排、图书馆开放、图书质量等作了布置与检查。此信息反馈到课题组后,同学们十分兴奋,觉得自己虽然是中学生,但也可以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为市教育局科学决策提供帮助。
(3)结合材料,谈谈公民积极建言献策对公民自身的意义。
在某中学高三(2)班“我们未来之畅想”的主题班会上,有同学表达了这样一种看法:青年人不要在意小事,而要做几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辨题:人生的意义在于做大事。
湖南怀化学院的大学生洪战辉在家庭屡遭变故的情况下,12年来克服种种困难,把一个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弃婴一手养大,靠做小生意和打零工赚钱供自己和妹妹读书。洪战辉认为:“一个人自立自强才是最重要的”“做人应该有责任心,能担多大的责任,方能成就多大的事业。”洪战辉通过奋斗改变命运的精神,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结合材料,谈谈洪战辉的事迹对青年学生成才有何哲学启示?
几年来,某校高三(8)班同学长期不懈地开展敬老助老志愿者活动。他们无论酷暑还是严冬,都会前往老年公寓,为老人表演节目、修剪指甲、捶背、读书读报等,用自己的青春辉映夕阳红。2006年5月,该班集体被团省委授予“18岁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在颁奖仪式上,主持人给该集体的颁奖词是:志愿者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内心充满着爱;志愿者是快乐的,因为他们内心因不平凡的经历而充满激情;志愿者是高尚的,因为他们内心因经历过艰辛而变得有力。
上述材料对青年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有何启示?
由于30年前的真理问题大讨论,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从而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上述材料体现了认识论中的哪些道理?
材料一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30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大胆尝试的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让亿万农民解决了温饱,初步实现了小康。由于家庭承包经营的生产专业化、市场化、机械化水平都比较低,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如今,在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又让农民找到了一条向全面小康迈进之路。如同当年的包产到户,土地流转同样是农民田野上的发明创造。最近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认可了现实中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并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
材料二 2008年12月5日,平谷区金海湖镇洙水村村民成立了本市第一家土地专业合作社。此次入股的120亩地,是全村最贫瘠的土地,共有农民147户之多,每户土地还不到1亩,很难形成规模经营。土地专业合作社成立后,120亩地被改成62个大棚,进行规模经营、专业化生产。而农民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不需要投入劳动力,可按入社土地产生的效益以及与合作社的约定获取分红收益。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土地制度的改革、完善和创新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