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为了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宗教改革家坚决反对

A.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 B.灵魂得救是上帝预先的安排
C.灵魂得救必须靠个人的行事修为 D.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中国近代史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关于清代“闭关锁国”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B.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C.禁止一切对外贸易 D.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中国历代王朝一向把外国视为夷狄,而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荒服之外,无非藩属,悉我从仆”,造成这种心态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是当时世界文明的中心,周边民族尚未开化
B.周边民族是游牧文明,中国农业文明优于其他文明
C.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的小农经济造成自大心态
D.这是客观现实的、直接的、真实的反映

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相当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A.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封建制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C.农民的地位比奴隶有所提高 D.诸侯国争霸需要发展生产

在中国封建社会,如果有一位地主想扩大地产,其最主要途径是()

A.将公田化为私田 B.立军功获得赏赐土地
C.土地兼并 D.吞并井田制下农民的土地

从西周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时期商鞅的“废井田,开阡陌”,这直接反映了

A.分封制的瓦解 B.封建王权的强化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上层建筑的变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