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为了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宗教改革家坚决反对

A.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 B.灵魂得救是上帝预先的安排
C.灵魂得救必须靠个人的行事修为 D.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中国近代史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清政府谕令“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表明清政府已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一政策的调整发生在 ( )

A.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甲午战争之后 D.辛亥革命之后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

A.英国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B.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海关
C.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出现
D.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②“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
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A.①④②③ B.④①③②
C.④②③① D.②④③①

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下图场景的是()

《清明上河图》(局部)

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
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王建在《汴路即事》诗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诗中的“草市”指的是( )

A.固定的城市商品交易市场 B.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
C.通宵买卖的城市夜市 D.繁荣的边疆茶马市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