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家罗丹(1840~1917年)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曾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他们都是怀疑者,他们批评从古代以来认为天经地义的‘真理’,他们都有监视的目光。”依你的推论,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指的是什么?
| A.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强调理性尊重科学 |
| B.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推翻了古代以来各种定律及学说 |
| 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各种宗教迷信,尤其是天主教的教规 |
| D.反对工业革命带来的贫富分化,要求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 |
在比较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时,有人认为:“中国变了,但变的是皮毛,不变的是体制。跟着,日本也变了,但先变的是体制,然后是皮毛。”这里的“皮毛”指
的是西方
| A.科学技术 | B.政治制度 | C.经济制度 | D.教育制度 |
“日本轮船得驶入下开各口附搭行客、装运货物:一、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府,二、从上海驶进吴淞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以上文字出自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愈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光。国朝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其存深意矣。”(《四库全书》)以下最得其“深意”真传的是
| A.王韬 | B.李鸿章 | C.郑观应 | D.孙中山 |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官员董宗远上奏反对签约。他在奏折中写道:“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他反对签约的目的主要在于
| A.维护国家独立自主 | B.维护中华民族利益 |
| C.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 D.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
某位历史学家曾经指出:“拿破仑日后承认,造成他失败的因素,除了□国的广大空间外,就是○国的工业力量……。”文中□、○所指的两国分别是
| A.俄国、英国 | B.西班牙、英国 | C.英国、俄国 | D.俄国、普鲁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