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通常以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为衡量标准,如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与环境破坏等。据此完成小题。 自然灾害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
| A.对人类生理、心理的损害 |
| B.财产损失 |
| C.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
| D.停工停产、交通通信中断 |
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该自然灾害可能是( )
①干旱 ②洪涝 ③地震 ④风暴潮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不同的自然灾害各有其一定的受灾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干旱的主要受灾对象为农作物及农田 |
| B.地震的主要受灾对象为农作物及农田 |
| C.风暴潮的主要受灾对象是工程建筑 |
| D.洪水的主要受灾对象是工程建筑 |
通信系统、供电系统、交通系统等生命线工程,易受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多受________________等受灾方式的损害( )
| A.地震、洪涝、滑坡、泥石流、风暴潮;变形、开裂、沉陷、淤埋、泄漏 |
| B.洪涝、干旱、冻害、风暴、病虫害;浸泡、缺水、冷冻、雹砸、虫食 |
| C.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台风;浸泡、淤埋、腐蚀 |
| D.地震、洪水、滑坡、泥石流、风暴潮;变形、震塌、沉陷、毁坏 |
自然灾害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的灾情相对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灾情来说,具有( )
| A.滞后性、隐蔽性、广泛性和深远性 |
| B.超前性、显著性、广泛性和深远性 |
| C.滞后性、隐蔽性、狭窄性和暂时性 |
| D.滞后性、显著性、广泛性和暂时性 |
读我国大陆①②③④四地日平均气温≥10℃的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图,完成各题。
若只考虑纬度因素,则图中四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④③② | B.③①④② |
| C.①③②④ | D.②④③① |
若图中④地和①地纬度相近,
①地位于东部平原地区,则④地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 | B.渭河平原 |
| C.四川盆地 | D.东北平原 |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读2013年我国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图。完成各题。
该水库储水量最大的时期是
| A.1月初 | B.6月中旬 |
| C.6月底 | D.8月中旬 |
该水库最有可能位于
| A.华北 | B.东北 |
| C.闽南 | D.江南 |
图中的虚线为某水平自然带在图示地区分布的最北界线,据此回答各题。
该自然带的植被类型为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 C.温带落叶阔叶林 | D.亚寒带针叶林 |
与该自然带在我国分布的最北界线相比,图示界线
| A.纬度较高,主要原因是该地受海洋和暖流影响大 |
| B.纬度较高,主要原因是该地不受西北季风影响 |
| C.纬度较低,主要原因是该地多山地丘陵地形 |
| D.纬度较低,主要原因是该地受寒流影响大 |
下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图回答各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 B.郑州昼短夜长 |
| C.Q点地方时为0时 | D.NO为晨线 |
北京时间是( )
| A.6日12时 | B.7日12时 |
| C.6日24时 | D.5日12时 |
图中甲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图,乙图为甲图中E地区的地形图。读图回答各题。
A地附近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其开发困难的原因可能是:
| A.气候干旱,水源短缺,缺乏能源支撑 |
| B.缺少天然海港,外运不便 |
| C.地势平坦,水能资源缺乏 |
| D.受寒流影响,阴天日子多 |
D地区葡萄种植的经济效益比C地区更好的原因可能是:
| A.C地区的阴天日子多,光照条件差 |
| B.D地区昼夜温差更大,葡萄质量更好 |
| C.C地区人烟稀少,市场需求量小 |
| D.D地区冰雪融水量更大,水源灌溉更便利,单位产量更大 |
乙图中B河流定期改向的原因可能是:
① 全区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②全区全年高温,蒸发稳定
③E附近区域地势平坦④植被覆盖良好,水土流失少
| A.②③ | B.①③ |
| C.①②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