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逝去的20世纪的百年历史中,先后出现了国际联盟和联合国这两大国际性组织,它们在历史上有着不同的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一战期间,美国一些资产阶级和平团体积极主张建立一个调解国际纠纷的机构。美国总统威尔逊非常赞成这个主张,并将此纳入他的“十四点原则”,力主建立国际联盟这样一个组织……国联虽然是各国为防止武装冲突、加强普遍和平与安全而建立国际机构的第一次尝试,但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1946年,国联宣告解散,财产和档案全部移交给联合国。
——摘自《20世纪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出于对……大西洋宪章内所载宗旨和原则的共同纲领业已表示赞同,确信为在它们本国以及其他国家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维护人权与正义,必须对其敌国取得完全的胜利,而且确信它们现在正在对妄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力量进行共同的斗争,特宣告:……凡在为战胜希特勒主义而进行的斗争中正在或可能提供物质援助和贡献的其他国家均可签署本宣言。
——摘自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三 (美、中、英、苏四国政府)它们承认有必要在尽早可行的日期,根据一切爱好和平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建立一个普通性国际组织,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无论大小.均得加入这一组织。
——摘自1943年lO月《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
材料四 下图是矗立在联合国总部前的两座塑像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国联成立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国联“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说明当时二十六国要求建立联合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四中的两座雕塑反映出联合国的主要宗旨是什么?《联合国宪章》规定维护其宗旨的办法有哪些?当今世界威胁联合国宗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产生了重要影响。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材料二1953—1973年的世界工业总产量相当于1800年以来一个世纪的工业总产量的总和……其中科技进步的因素由20世纪的5%左右上升到20世纪末的70%—80%。
材料三“二次大战以后,电视机、收录机、VCD、DCD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洗衣机、电冰箱……,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回答下列问题:
(1)据材料一回答,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2分)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
(2)材料二、材料三反映了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这次科技革命主要在哪些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请至少举出二例)人类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各是什么?
(3)这次科技革命有产生了哪些影响?这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证明了什么道理?
大国崛起是世界历史舞台上令人瞩目的现象。在近代历史上,英国、德国、俄国(1917年前)都经历了崛起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崛起的诸多因素中,关键因素在于它率先完成了政治制度的创新与经济领域的变革,请指出其表现形式及实现途径。
(2)普法战争后,德国走上崛起之路。指出德国崛起的重要前提及其实现方式,并概括推动德国崛起的主要内外因素。
(3)19世纪60年代起,日本也开始崛起。请问崛起过程中日本在内外政策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曾经百年梦,今朝复兴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有几个代表性事件: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位置,这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标志。2002年,中国加入WTO,这是我们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经济的标志。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这是中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文化标志、经济标志、科技标志。
请回答:
(1)简述中国得以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
(2)中国加入WTO,既给中国带来机遇,又使中国面临挑战。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应如何应对?
(3)上海世博会广东馆,既向世界展示了丰富多彩岭南文化,也向世界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社会发展。简述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与“与世界接轨”的表现。
在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出现过多次的大规模人口迁移,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古代历史上人口的迁移主要是北民南迁。请列举中国古代有哪几次人口南迁高潮,并概括分析人口南迁所产生的影响。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开始流向欧美,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3)16—18世纪欧洲殖民者把非洲黑人贩运到美洲,你是如何看待这一历史现象的?(要求至少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评价)
(4)现任总统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请简述美国黑人社会地位是如何逐渐改善的?
近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3月1日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的《解放宣言》更重大。在美国,《解放宣言》仅关系到少数黑人,而在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涉及到占压倒多数的人口。解放农奴的影响是如此深远,以致其他一系列改革证明是不可避免的……这些发展意味着1914年的俄国比起1825年的十二月党人时的俄国更与欧洲相似得多。然而,这些不断增长的相似之处正如斯拉夫派所警告的,引起了俄国社会中的某些分裂和冲突。——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61年改革使斗争空前激烈,俄罗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它是把西方模式作为“现代化的普适道路”而遵循前进,还是找一条“俄罗斯特殊性”之路?这就是此后半个世纪展现在俄罗斯大地上的基本事态……——钱乘旦《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俄国与欧洲有哪些“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说明了什么问题?
(2)农奴制改革是如何体现“俄罗斯特殊性”的?这种“特殊性”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