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5题。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05年月10月12日9时,中国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飞船在轨飞行119小时,绕地球飞行圈,于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6日凌晨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四子王旗主着陆场成功着陆。
材料二 下图为一假想宇宙飞船M绕地球公制轨道及方向的示意图。M第一次到达P点的时间是2005年10月6日8时(北京时间),飞船往返于最南与最北的时间间隔是1小时。
当“神舟六号”发射时,全球的两条日期分界线为( )
A 180°和165°E B 180°和15°W
C 0°和180° D 0°和15°E“神舟六号”在轨飞行时的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相比( )
A 线速度相同,角速度飞船较地球大
B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飞船较地球大
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与地球相同
D角速度和线速度都比地球自转速度大飞船M在地表投影(飞船、地心的连线与地面的交点)的纬度范围不超过( )
A 30° B 60° C 90° D 180°飞船M第二次到达最北时的位置大约是( )
A 165°E,30°N B 165°E,30°S
C 150°E,30°N D 180°,30°N飞船M第二次到达P点时绕地球转了( )
A 1圈 B 2圈
C 12圈 D 24圈
读某地区“沿46°N的地形剖面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上图所示区域中,最适合资源型钢铁工业布局的是
| A.② | B.③ | C.④ | D.⑤ |
下列有关图示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与⑥处相比,①处大陆架狭窄且多地震 |
| B.②处为受西风影响显著地河谷 |
| C.③牧牛业发达,⑥处附近有著名大渔场 |
| D.④、⑤地区乳畜业发达 |
锋面形成或加强的过程叫锋生,锋面消失或减弱的过程叫锋消。单位距离的气温差叫气温梯度。下图中T1、T2、T3为等温线,t1、t2、t3为气流辐合、辐散过程中的三个时刻。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气温梯度为t1>t2>t3 | B.图中沿虚线方向表示锋生 |
| C.水平气温梯度变大标志锋生 | D.图中沿实线方向表示气流辐散过程 |
锋生地带是冷暖气流运行方便的地区。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冷、暖气团活动频繁,锋生现象明显。下列地区中属于我国主要的锋生地带的是
| A.塔里木盆地 | B.内蒙古高原 | C.青藏高原 | D.四川盆地 |
读某岛屿在东西方向上沿18ºS纬线所做的的地形、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古老基底地区的地质作用过程可能是
| A.变质作用——侵入作用——外力侵蚀——喷出作用 |
| B.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喷出作用——变质作用 |
| C.变质作用——沉积作用——岩浆喷出——侵入作用 |
| D.沉积作用——变质作用——侵入作用——喷出作用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岛形成年代晚于喜马拉雅山脉 |
| B.该岛为海岭露出海面形成 |
| C.基底岩层年龄向西依次渐轻 |
| D.岛屿西部地区受沉积作用影响大 |
一般情况下,不考虑地形和天气等因素,P地比Q地(0º,85ºE)总是先看到日出,△T表示某日P、Q两地之间日出的时间差。下图表示△T的年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a、b、c、d四个日期中,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的是
| A.a | B.b | C.c | D.d |
P地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 A.20ºN,70ºE | B.20ºS,40ºE | C.30ºN,115ºE | D.30ºS,55ºE |
与Q地相比,a日P地
| A.日落早3小时 | B.日落早1小时 |
| C.日落晚3小时 | D.日落晚1小时 |
读以某半球的某点为中心的俯视图(M点为极点,a表示晨昏线,MP和MO为两条经线,且P点为a线上的最高纬度),下列关于P、O两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P、O两点到M点的距离相等 |
| B.O点比P点先看到日出 |
| C.线段PO为P、O两点的最短距离 |
| D.P、O两点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