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在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
A.广泛分布有肥沃的黑土 | B.广泛分布有黄土 |
C.分布有砖红壤 | D.有肥力较低的红壤 |
读右图,回答19—21题。该气候类型在世界上分布最典型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 B.商品谷物农业 |
C.大牧场放牧业 | D.乳畜业 |
该农业地域类型在该地区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①该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城市众多,
消费市场广阔 ③劳动力丰富④机械化水平低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该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A.内蒙古高原 | B.珠江三角洲 |
C.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 | D.东北平原 |
读“区位因素构成示意图”,完成16-18题。若a、b、c分别代表农业区位因素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和科技因素,则图示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 B.乳畜业 |
C.季风水田农业 | D.大牧场放牧业 |
若a、b、c分别代表工业区位因素中的原料、能源和市场,则图示工业部门是
A.炼铝工业 | B.制糖工业 |
C.航天工业 | D.服装加工业 |
若该图表示城市中心商务区的区位因素构成,则a代表的是
A.市场 | B.交通 | C.教育水平 | D.环境状况 |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图中黑圆圈代表城市等级)”,回答14-15题。关于图示过程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为生物提供了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增加 |
B.城市及其周围地区水资源质量下降 |
C.城市工业废渣有利于改善城市土地质量 |
D.出现“热岛”现象,不利于城市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
一些特大城市在距母城较远的交通干线上建卫星城,是为了
①疏散城区过密人口②加强城市经济实力
③疏散城区过密工业 ④扩大城市地域范围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包括武汉市、黄冈市、鄂州市、黄石市、咸宁市、孝感市、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九个城市)为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读图,回答12~13题。该城市圈中,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A.黄冈 | B.红安 | C.武汉 | D.大冶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城市圈中,武汉市的服务范围最大 | B.与鄂州市相比,黄石市的服务范围小 |
C.与麻城市相比,红安县提供的服务种类少 | D.与大冶市相比,黄石市的服务功能更全面 |
有关德国城市及城市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特大城市,中小城市较少 |
B.中小城市非凡发达,并且分散在全国各地 |
C.城市分布比较集中 |
D.约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人口分布比较均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