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培养液中K+浓度及溶氧量对小麦根系吸收K+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两曲线形成机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的形成是由于细胞膜上K+载体未达到饱和及能量充足 |
B.曲线bc、fg段的形成是由于细胞膜上K+载体的数量有限 |
C.曲线cd段的形成是由于细胞内K+过多而大量排出 |
D.e点表明植物根系可以通过自由扩散方式吸收K+ |
下图是同种生物4个个体的细胞示意图,其中A对a为显性、B对b为显性。哪两个图示的生物体杂交,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6种基因型
A.图A和图C | B.图![]() |
C.图B和图C | D.图B和![]() |
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盘状(D)对球状(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哪一组杂交后代中结白色球状果实最多
A.WwDd×wwdd B.WWDd×WWdd
C.WwDd×wwDD D.WwDd×WWD
15.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 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A.4和9 | B.4和27 | C.8和27 | D.32和81 |
下列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F1能产生4种比例相同的雌配子和雄配子 |
B.F2中圆粒和皱粒之比接近于3∶1,与分离规律相符 |
C.F2出现4种基因型的个体 |
D.F2出现4种表现型的个体,且比例为9∶3∶3∶1 |
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按每对相对性状遗传对其子代的表现进行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A.YyRr×yyRr | B.YyRr×Yyrr |
C.YyRr×YyRr | D.yyRr×Yyrr |